7月樓市整體成交穩中有降 城市間分化明顯

(繪圖 陳健珊)

財富熱線

7月31日,記者從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中看到,其監測的22個主要城市樓市7月成交量環比下降3.1%,同比下降24.5%。其中,一線城市同環比降幅明顯,廣州降幅最大。為此,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稱,7月樓市整體成交穩中有降,城市間分化明顯。

廣東經緯房產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調控的主基調仍是分類調控、因城施策,預計下半年政策難有松動,各大熱點城市將繼續嚴格執行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供應等政策,全國樓市將迎來冷靜期。

數據7月樓市城市間分化明顯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7月,22個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量環比下降3.1%,同比下降24.5%。其中,一線城市同環比降幅明顯,廣州降幅最大。

具體來看,7月,一線城市樓市成交環比下降14.7%,廣州、深圳、上海環比降幅較為顯著,降幅分別為29%、27%、12%。同比來看,整體成交量仍下行,且降幅擴大,北上廣深同比降幅均超30%,其中,北京、廣州降幅超五成。

二線代表城市環比微升,同比繼續下降,南寧環比上升顯著,升幅達58.0%,濟南同比降幅最大,超六成。三線代表城市成交量環比微降1.3%,同比下降17.5%,惠州降幅明顯,為22.7%,韶關、宜昌次之。

據此,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認為,在多重調控措施影響下,7月樓市整體平穩,多地開盤量有所下降,成交整體表現穩中有降,分城施策下城市間分化明顯。

近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公布的《7月份5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預報》也顯示,全國主要城市的樓市成交穩中略降,成交漸趨平談,既有調控因素,也有酷熱天氣影響。50個城市中,有33個城市出現了成交同比下跌現象。其中跌幅最大的3個城市為北京、福州和廊坊。

展望下半年投資同比增速或將穩中趨降

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此前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歷史經驗反映,我國房地產市場走勢與調控政策尤其是貨幣信貸政策密切相關。上半年以來,央行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隨著去杠桿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銀行住房信貸持續收緊,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執行基準,二套房貸利率普遍上浮10%—20%,其對市場景氣的打擊可能超出預期。

展望下半年,省房協認為,隨著金融監管力度加大和住房信貸政策收緊,商品房總體成交量同比增速預計穩中趨降,價格維持相對平穩。為抑制地價快速上漲,預計地方政府將在土地出讓環節增加限制條件,其中競配建、競自持漸成主要手段,助推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行業融資環境將進一步惡化,開發企業投資決策更加謹慎,投資同比增速或將穩中趨降。

與此同時,7月,國內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政策也接連出臺,其對樓市后市走向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首先是中央明確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7月28日至29日,銀監會召開的2017年年中工作座談會則指出,當前銀行業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其中房地產市場潛在風險和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不容忽視,為防范房地產成為“灰犀牛”,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此前即分析認為,在調控政策的影響下,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全面被控制,樓市調控的影響已經在一線城市全面出現。他進一步指出,當前房地產各項關鍵數據全面回落,樓市漲幅觸頂跡象明顯。其中,平均價格下調的最主要原因是成交結構的變化,從成交結構看,一、二線城市成交量明顯減少,導致了價格加速下調。

隨著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的加速,以服務產業需求和消費需求為重心的產業地產、物流地產、旅游地產、教育地產、養老地產等非住宅新興業態正呈現多元化、綜合化發展態勢,輕資產化、多元化融合、多業態互聯將成為新的業務增長模式,并成為房企戰略轉型的主要方向。為此,省房協建議房企順勢而為,堅持理性定價、穩健投資,同時加快產品升級、創新;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加快推進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發展,創新信貸支持政策,助力房地產新業態建設。

■連線

廣東經緯房產咨詢分析師:

樓市將迎來冷靜期

未來調控的主基調仍是分類調控、因城施策。預計下半年政策難有松動,各大熱點城市將繼續嚴格執行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供應等政策,全國樓市將迎來冷靜期。

就廣佛兩地而言,政策仍有收緊空間,例如信貸收緊等。預計廣州下半年的成交量將延續二季末的回落趨勢,整體成交量或不如上半年,國慶前后及年末或迎成交小高峰;受資金回籠壓力的影響,部分房企可能加大房價折扣,但長期來看,預期房價仍會平穩。而佛山在政策組合拳維穩的情況下,下半年樓市走向將趨于理性,需求量及房價隨新房源入市或呈現漲幅,漲幅收窄。(記者 馮善書 通訊員 羽鍵)

關鍵詞: 樓市 整體 城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