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發行超短期外債 以避開監管備案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盧志坤) 房地產開發企業似乎找到了一條能夠避開監管備案從而在海外發行債券的途徑,近一個多月來通過此種方式發行的海外債券激增。

負責海外融資業務的企業人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自5月以來,已經有多家地產企業在境外發行了超短期的美元債券,此類債券可以避開國家發改委對于企業發行外債的限制。

包括綠地香港(0337.HK)、融信中國(3301.HK)、花樣年控股(1777.HK)、當代置業(1107.HK)等多家房地產企業近期相繼發行了期限為364天或365天的美元債券。

據人民網記者查詢了解,這是自2005年以來有數據可查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海外發行的首批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海外債券,此前發行的債券期限最短的是2年。

上述房地產行業人士稱,發行期限為1年或1年以下的外債不需要在監管部門備案,在監管環境不斷收緊之際,此舉對于急需補充流動資金或置換外債的企業至關重要。但他表示,此類短期債券目前的規模依然很小。

花樣年控股在本月初發行了總額為3.5億美元、期限為364天的優先票據,票面利率為5.5%,該公司擬將發行所得用于現有債務的再融資。綠地香港本周同樣發行了一筆期限為364天的美元債券,票面利率為4.5%,發行總額2億美元,公司稱募集資金將用于境外債務再融資及用作企業一般用途。

路透社5月中旬曾報道稱,為給房地產降溫,國家發改委第二季度開始已基本停止給房地產商海外發債發放批文,審批程序拖后。報道稱,今年初發行的海外債券是去年就獲批的。

國家發改委在2015年推行外債發行備案登記制度,取消了企業發行外債的額度審批要求。

根據發改委2015年出臺的規定,境內企業及其控制的境外企業或分支機構向境外舉借的、以本幣或外幣計價、按約定還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債務工具,包括境外發行債券、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等,實行備案登記制管理。企業發行外債,須事前向申請辦理備案登記手續,并在每期發行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國家發改委報送發行信息。

本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發布企業境外發行債券風險提示,點名5家企業發行外債未履行事前備案登記,并要求5家企業應盡快補辦有關備案登記手續。

一名市場人士稱,獲準在海外發債的門檻正在不斷提高,備案登記時間拉長了,目前沒有看到監管放松的跡象。

自去年監管部門開始整頓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活動以來,房地產企業境內債券發行量暴跌,海外債券發行規模今年出現井噴。

據Wind資訊數據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0日,中資房地產開發企業海外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規模達到了155億美元,去年全年的發行規模約為80億美元。

但一些行業人士表示,超短期的海外債券很難流行開來,發行此類短期債券意味著發行企業將會面臨頻繁的再融資需求。

駐香港的一位房企人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等到明年這些債券到期時,發行方依然要面對不確定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他們又將踏上為現有債務尋求融資的征程。

關鍵詞: 外債 短期 企業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