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賣主觀望 房產經紀感慨三個月無成交
 都說北京房價貴、有泡沫,但從一線城市的角度與承擔國際化首都職能的背景來看,又有人說北京的房子是剛需。那么,北京的房價是否經得起考驗呢?《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海淀區一處正在發展中的商圈,以此處為例了解北京房產新政出臺后的情況。

  房產經紀抱怨三個月無成交

  “現在二手房的銷售很難,目前已經有三個月沒有成交了。”一位北京市海淀區的房地產經紀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據《證券日報》記者對北京市海淀區田村路周邊樓盤的調查發現,在2015年和2016年新政出臺前,該地區因政府規劃新經濟圈而開始逐步被改造成一個新的商圈,而在此前進行投資和買房居住的人大多因房價收益高或換房等原因紛紛出手,使得該地區的二手房交易火熱。

  記者發現,田村路上,乘坐公交車僅有三站地距離就有包括麥田、融科等眾多房產中介,其中,有的中介公司幾乎是每站地都有一家。

  但是,在今年3月份密集出臺房地產調控新政后,買房人群急劇萎縮、成交量下跌明顯,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二手房、新房的交易。

  李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來已經選好了買個商住兩用房,但是,新政出臺后,沒有銀行貸款的支撐,我也只能退房了。”該女士表示,由于已經交了定金,和賣房人協調后,約好三個月后退還。

  據記者了解,在北京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后,有很多類似李女士情況存在。而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放棄在北京買房。

  “北京的房子太貴了,如果不貸款的話,根本買不起。”李女士如是說。

  事實上,新政出臺后,北京二手房市場開始從火熱轉向冷淡,二手房的交易量出現明顯的下降。

  據了解,前瞻數據庫數據顯示,2017年5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統計的二手房物業類型為普通住宅、公寓、別墅)共網簽10801套,環比下降35.69%,創下近27個月來的最低值;成交面積101.6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3.95%。

  一位王姓(化名)房產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稱:“現在的房主都在觀望,以前有想賣房的現在也不賣了,除非有特別著急用錢的會降價出售,否則寧可不賣。”

  房主不愿降價賣房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北京二手房價分別保持著環比上漲0.9%、1.3%和2.2%的漲幅;但隨著“3·17” 樓市調控新政陸續出臺,從4月份二手房房價開始停止上漲。

  “這兩年房價上漲太快,如果以現在的價格,我們怎么也買不起。”一位在海淀區田村路地區的住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2015年買的二手房,當時的房價是每平方米4萬多元,賣房方主動向我們表示,他當初買房不是為了住,所以裝修不太好,因此房價也比較便宜。但現在的房價漲得太高,已經買不起了。”

  據該住戶所在區的房產中介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個小區去年的房價是6萬元/平方米至7萬元/平方米,但今年的均價都已漲至每平方米7萬元了。”

  “從最近的銷售記錄來看,一個14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二手房賣價是1100多萬元,該房子每平方米的價格已漲至7萬元以上。”上述房產中介經濟向記者表示,現如今,由于房主不愿意降低價格出售房產,因此,該地區的二手房成交量很少,除非房主急用錢才會降價出售。”

  事實上,從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的大幅下降則看出房主惜售的心理。即使有部分降價的二手房,其價格也僅是回歸到年初的價格而已。

  有數據顯示,目前北京二手房均價已連續兩個月出現下調,5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均價為63612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50%。其中,主城區二手住宅均價為74267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88%;近郊區二手住宅均價為34795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72%;遠郊區二手住宅均價為23967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45%。

  有市場人士分析,隨著北京樓市政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持續收緊,市場降溫將成定局,預計后期價格將出現進一步下跌。

關鍵詞: 賣主 房產經紀 北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