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樓市成交持續下降 一手樓上周成交量為今年最低

  “3·30”新政出臺近兩個月,樓市調控的影響顯現。上周的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廣州一手住宅成交量已經探至今年最低,成交宗數僅1376宗,甚至低于春節假期一周。從各區的情況來看,造成上周成交回落的原因在于增城新推貨量減少,導致成交宗數大幅回落;而南沙、從化兩區由于推貨項目體量大、價格低而受到市場青睞,成交宗數逆市上漲28%及20%。

  在二手住宅方面,成交量價齊跌的情況更加典型。中原統計數據顯示,自“3·30”調控新政出臺以來,廣州二手住宅周度成交量呈現下滑態勢,由3月的每周4000多宗,下滑至4月的每周2230宗,5月周均成交再度下滑至1938宗。

  業內認為,調控政策的影響正處于高峰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購房者看漲后市信心大幅減弱,一二手住宅成交量還將保持低位。

  一手成交量處于今年最低位

  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上周,廣州一手住宅成交宗數僅1376宗,甚至低于春節假期一周,為2017年至今最低位。由于網簽數據有一定延后性,因此目前成交數據情況特顯新政對廣州一手樓市影響。業內預計,在政策趨嚴的環境下,短期內市場成交量將持續處于低位。

  從各區的情況來看,造成上周成交回落的原因在于增城新推貨量減少,導致成交宗數大幅回落。而南沙、從化兩區由于推貨項目體量大、價格低而受到市場青睞,成交宗數逆市上漲28%及20%。此外,由于白云、海珠、天河等中心區成交宗數回升,間接拉動上周成交價上揚至1.7萬元/平方米關口。

  推貨量少,取得預售證的項目大減。據克而瑞數據顯示,5月截至23日,廣州共賣出5236套房子,環比小降5%,同比大減了41%。5月前三周,廣州獲批的商品房項目共有16個,較上月前三周減少了將近六成,而獲批面積也從4月的59.95萬平方米,減少至22.83萬平方米,環比降了62%。而這16個項目,將近七成是來自外圍區的項目,中心區只有天河、荔灣兩區共5個,但怎么說,有廣鋼在,荔灣推新項目還是最多的,共4個。

  二手周成交持續低于2000套

  上周,廣州二手樓成交量為1960宗,環比微幅提升2.0%。

  自“3·30”調控新政出臺以來,廣州二手住宅周度成交量呈現一路下滑態勢,由3月的每周4000多宗,下滑至4月的每周2230宗,5月周均成交再度下滑至1938宗。中原成交均價為28323元/平方米,環比結構性下降14.4%。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樓價下跌屬于結構性原因,實際上,二手樓價的整體下調幅度并沒有這么明顯。據中原監測,本周成交價環比大幅下降,一方面受荔灣、黃埔等低價盤成交增多,結構性拉低均價;另一方面是部分業主議價空間加大,微幅下調價格所致。目前,廣州的平均放盤價基本維持在39000元/平方米,較為穩定。但據監控,受新政影響,近兩周平均放盤價稍有回落,已持續兩周下調0.6%。值得注意的是,越秀、荔灣、海珠、花都等區域平均放盤價環比有所提升,主要受高價盤源增多,結構性拉高。而大部分板塊的平均放盤價有所回調,如番禺的華南板塊、天河的天河北板塊等,平均放盤價環比分別下降4.4%、5.2%。

  受新政調控影響,不僅客戶觀望情緒仍在,而且業主看漲后市信心大幅減弱,因此,業內預計,在短期內,二手住宅成交量持續低位,而價格或將有微幅下調趨勢。

  從各區成交來看,本周天河、番禺、白云的周度成交環比提升較為明顯,而外圍區花都、增城的周度成交則相反,不升反降,環比分別下降8%、15%。

  值得注意的是,增城受“3·30”調控政策影響相對嚴重。“3·17”新政出臺后,增城周度成交由3月上旬的585宗,沖高至1000宗水平,樓價也隨之攀升過快。但“3·30”新政出臺后,一方面市場需求急劇減少,另一方面之前過快上漲的房價卻并未隨之大幅下調,導致買家觀望明顯。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監控,5月增城周度成交量基本維持在2000宗水平,與3月相比大幅跳水。

  商業公寓降溫明顯

  “3·30”新政影響逐步明顯,一手公寓市場持續降溫。近2周公寓成交降至百套水平,本周成交106套,幾乎與上周持平;成交均價18475元/平方米,環比微升4.8%,價格變動主要仍受成交結構影響,從個盤情況看,新政后市場價格大部分保持平穩走勢,暫無太大波動。

  新政后,外圍為主要成交貢獻區域,其中外圍四區、增城從化成交占比分別為47%、32%。上周中心區均為個位數成交,更有荔灣零成交。較受關注個盤為增城區合匯中央廣場及花都區廣物星港國際,兩盤分別成交20套、13套,其中合匯中央廣場為18層整層交易。

  ◆個案調查

  購房者心態表現分化

  在限購、限貸、限商住、提高利率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出臺后,購房者的心態也隨之產生變化,部分看房者仍然堅持出手買房,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一步步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論是中介工作人員還是買家,都認為,相比系列新政出臺前,目前廣州可看的二手房源減少了很多。

  部分改善型購房者仍在入手

  “新政出來后,看房的人少了一些,但還是有。”24日,位于荔灣區康王南路一家地產中介門店的工作人員張先生說。據其介紹,由于“3·17”新政要求外地戶口購房者須在廣州繳滿5年個稅或社保才具有購房資格,因此不少人在這一節點后選擇放棄。

  張先生告訴記者,盡管二手房源有所減少,但一些仍有資格的買家還在繼續看房,這類買家以廣州本地戶籍居民為主,其需求多為改善型。

  “之前就有位廣州本地的阿姨,賣掉了自己的老房子,打算換一套新的、大一點的房子,作為女兒的婚房使用”,張先生表示,這類買家通常都具有非常明確的需求和心理價位預期,“她的心理價位就是300萬元-350萬元左右,想要換一套條件好一點的兩房或三房,前前后后看了幾個月。”最終這位買家在4月以320萬元的價位,簽下了康王北路一套80多平方米的大兩房。

  貸款收緊影響大

  “我沒想到貸款不打折來得這么快,否則肯定會早幾天下手的”,小徐在和記者說起此前的買房經歷時表露出些許遺憾。

  小徐的家鄉在西北地區,201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到廣州工作,目前供職于天河區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在經歷了漫長的看房和猶豫后,小徐最終選擇在海珠區鷺江地鐵站附近買下了一套55平方米的樓梯樓小兩房,并于5月11日進行了網簽。

  “我看了好久,大概有小半年了,最近不想糾結了”,小徐告訴記者,他最終和賣家達成的協議是132萬元,首付將近40萬元,折合單價約2.4萬元/平方米。這個成交價也符合小徐一開始的心理預期。

  小徐表示,銀行貸款利率政策的改變對他買房的影響更大一些。“我是純商貸,(貸款)優惠價折扣取消后,每個月大概要多還500元錢左右,月供大約6000元”,小徐算了一下,他為此總共要多支付大約10萬元的利息。

  “新政后放盤的少,房子不好買”

  江先生目前在一家農產品行業創業公司工作,從元宵節后至今已經看房三個多月,他表示,新政下來后,價格上漲得還是比較明顯的。“剛開始沒經驗,也沒遇到合乎心意的房子,新政后價格上漲得比較厲害,放盤的人也少了,所以就變得很不好買。”

  盡管跑遍了天河、海珠、番禺等地,最遠還去過南沙,但江先生認為還是在中心城區入手一套二手房會合適一些。“在市區買的話,交通便利,配套也相對較好,所以南沙我只去過一次,就不再打算去了。”

  江先生曾經看中一套位于海珠區前進路的房改房,面積有79.5平方米,裝修很好,家私家電全送,由于業主急賣,因此總價為150萬元。這套房子的價位與江先生的預算相符合,但最終卻與江先生失之交臂。“當時是在清明假期,我看完這套房后,在樓下和中介商量著準備買,結果別人在樓上現場付了定金”,江先生笑著說。
關鍵詞: 成交量 廣州 樓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