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紅臉出汗觸及懶政干部的靈魂

據媒體報道,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日前到基層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每到一家,他都對照精準扶貧明白卡詳細核實各項情況,并不時提出問題,讓村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現場解答,有的基層干部答不出、搞不清,以至于滿臉通紅、直淌冷汗。(5月2日光明網)

《人民的名義》收獲了無數好評,隨著一部年度反腐大劇熱播的落幕,群眾對于該劇的熱情卻沒有熄滅。劇中展現了官場中形形色色的官員,每一類都具有鮮明代表性。其中一位出場不多但也讓人印象深刻的官員便是孫連城,一位不貪不腐只是不作為的“懶官”。而在現實生活當中,也存在著部分“孫連城”式的懶政干部,手握公權、占著位子卻無所作為,對于老百姓亟需解決的問題推諉扯皮、互踢皮球,讓本來可以立即解決的事情讓百姓跑空趟、多跑趟甚至辦不下來。

“當家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一句地方方言釋明了“為官不為”的干部不如回家種田的本質。讓紅臉出汗觸及懶政干部的靈魂,對怠政干部進行靈魂的督查問責,干部之間多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讓怠政干部進行“回爐再造”,培養出一批真正有擔當、有智謀的黨員干部。

紀律抓得嚴,就束手束腳,不敢大刀闊斧的干,甚至不敢干怕干,更有甚者,直接忽略政策不予群眾辦理,這樣的“為官不為”實在是令黨員群體蒙羞,讓群眾對政府的公信力和辦事服務能力產生懷疑。李克強總理一針見血地指出:“身在崗位不作為、拿著俸祿不干事,庸政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

在其位,謀其職。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該“任性”并不是單獨針對于貪腐行為,也對不作為的“任性”感悟出不同的概念。不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干部,都應該對所在崗位心存敬畏之心,有職責有擔當,腳踏實地以后才能仰望星空。

關鍵詞: 靈魂 干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