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區播撒清廉種子 村民干部齊心協力謀發展

在北侖區大碶街道城灣村的一片荒地里,幾臺機器正在忙碌。“這塊地整治后將出租給村民種植,屆時不僅會改善村容村貌,還能增加村集體收入。”村黨總支書記葉鋒笑著說,“近年來,‘無孔不入’的清廉風,推動了村里各項發展大計水到渠成。”

葉鋒口中“無孔不入”的清廉風,就是北侖區紀委監委打造的基層“集成監督”體系。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健全監督體系,已由夯基壘臺、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進入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北侖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充分發揮監督的集成作用,以“風清氣正”助推共同富裕。該區充分發揮基層紀檢監察組織的主動性,因地制宜整合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機制、用活監督方式,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集成監督”體系,有效提升了監督能力和治理效能。

在大碶街道,街道紀工委書記賀巧子剛剛有了一個“新身份”——廉哨員。“我們將村、社區、科室、單位劃分為30個單元格,設置‘廉哨崗’100個,聘請廉哨員290名,搭建起了‘四級廉哨’監督機制。”賀巧子介紹,為了讓基層監督見實效,街道編印了履職手冊、履職指南等,分批次對廉哨員展開上崗培訓和駐點指導。不僅如此,街道還搭建起“廉情直通車”網絡平臺,實現一線監督“指尖直達”。

這是北侖區整合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機制的一項探索。近年來,在原有小微權力制度的基礎上,北侖區緊盯“微權”運行結果不透明的病灶,推行權力清單內容、規章制度、運行程序、運行過程、運行結果“五公開”;充分發揮街道、村社監察體系規范化建設成果,瞄準“微權力”、統籌“微力量”,每月一次對村級權力運行情況進行“體檢”;打造農村“三資”智慧監管系統,實現農村“三資”云端管理、風險預警、即時公開、一鍵監督四大功能,最大限度壓縮權力運行風險空間。

同時,為了讓“規范意識”入腦入心,北侖區還用活監督方式,以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播撒清廉種子。“村里事務要規范,權力清單來把關,照章辦事盡職守,和諧發展才長久……”朗朗上口的話語配上生動形象的卡通視頻,大碶街道“巧嘴說紀”已成為當地群眾心中的“網紅”欄目。此外,“廉內助”沙龍、清風宣講、廉政診所、親清家園、村務直播間等,成為北侖區獨具特色的清廉品牌。

入腦入心的廉風滋潤,讓北侖區“風清氣正”的氛圍持續向好。群眾主人翁意識增強,基層干部干事創業勁頭更足,從根本上打通了發展路上的“中梗阻”。

“用權透明、辦事公道,工作推進就越來越順利!”葉鋒笑著說,近年來,該村涉紀信訪一直為零,村民和干部齊心協力,一門心思謀發展,村集體收入也翻了好幾番。( 董小芳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