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橋鎮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穩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湘潭縣青山橋鎮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個村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穩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10月11日,我們在青山橋鎮四境村與立華牧業合作的大型養雞場里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新進的數萬只雞苗投喂飼料。“養雞場每年產雞約7萬只,僅這一項每年可為村上創造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四境村一位負責人介紹,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增加,主要用于水利建設、修路等公共開支。

與四境村一樣,在青山橋鎮的每一個村都有發展得不錯的集體經濟。霞嶺村成立了霞嶺村鰲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1034畝耕地建立了種養殖基地,形成了“1+3”的合作社新模式。“1”即成立了一個村級專業合作社,“3”即土地流轉費、就業工資、產業分紅群眾增收的三條路徑,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使村民得到了實惠。新鋪村則將500畝土地流轉給振江蔬菜種植合作社用于種植各類蔬菜,同時還引進湘潭縣金碩種植合作社整合流轉閑置的1200畝土地,有效解決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為村民致富增收開辟了新途徑。同時,石門村、高屯村等4個村創新思路,通過購買打捆機回收秸稈用于畜牧養殖等領域,每年可為各個村增加6-1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據統計,2020年,全鎮19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1912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38.7萬元。

為更好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今年7月19日,青山橋鎮成立了湘潭市第一家村級集體經濟公司——湘潭縣青山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按照打造“資源承載、資金對接、項目建設、產業投資和利益共享”的思路,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權、股權變資金、資金變項目、項目變收益,達到村村是股東、年年有分紅的目標,從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村級集體資產增值保值。(陳旭東)

關鍵詞: 推進 經濟 養殖 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