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將進一步促進稻米產業優化升級

開發優質稻米,加快產業提檔升級;強化技術推廣,提升綜合生產水平;發展稻漁種養,實現一水兩用、一地多收……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我省按照“穩面積、強科技、優品種、提品質、延鏈條、樹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水稻產業化發展步伐,積極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目前,我省有水稻種植面積近800萬畝、年產量90億斤,水稻單產位居糧食作物之首。近年來,我省在保障水稻高產穩產的基礎上,加快優質稻米開發。去年,我省選育的遼粳433、鹽粳219、沈農508、沈稻529等4個品種獲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截至目前,全省綠色食品稻米產品數量達到144個,全年水稻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2.8%,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

我省探索創立了“公益性項目+專家團隊”推廣模式,試驗、示范、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還以水稻大棚育秧和機插秧為突破口,推進水稻生產率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到去年,全省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6.34%,比“十二五”末期提高7%以上,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1%以上。

創新立體生態生產模式,盤錦稻田蟹實現了“1+1=5”,即“水稻+水產=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作為全國首推稻田漁業模式,在北方稻區大規模示范推廣。目前全省稻漁種養面積121萬畝,稻田養蟹面積120萬畝,稻蟹綜合種養畝均增收1000元左右。

大力推進稻米加工業發展,實現優糧優加。目前全省規模以上稻谷加工企業超過100家。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我省開發推出了稻田畫、稻田農莊、稻田漁莊、大米博物館、河蟹博物館等稻作文化景觀、休閑旅游產品,進一步延伸價值鏈,提升價值鏈。推進遼寧產品向遼寧品牌轉變,目前全省已擁有“盤錦大米”“營口大米”“東港大米”等十余個國家地理標志稻米產品。

下一步,我省將緊緊圍繞“優質稻米、效益稻米、品牌稻米”主線,以科技為支撐,以品種為引領,以品牌為紐帶,進一步促進稻米產業優化升級。(李越)

關鍵詞: 產業 推廣 轉變 升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