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民營經濟發展大會近日舉辦

10家“民營經濟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和“十大優秀民營企業家”肩披綬帶,胸戴紅花,坐上主席臺;400多家民營企業“掌門人”參會……建湖民營經濟發展大會近日舉辦,規格之高、陣容之強,歷年來少有。

會上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二十條政策意見》等一攬子強企惠企政策,其中“二十條”新政獎勵資金高達6700萬元。15家金融機構現場授信31.43億元。發布“厚德、守正、創新、奉獻”新時代建湖企業家精神。

建湖縣委書記祁從峰表示,此次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就是要樹立產業強縣的鮮明導向,傳遞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推動民企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得新的突破。

優秀民營企業家坐“C位”

“縣委對民企的重視‘燃’起了神力做大做強的斗志。40多年來,神力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能夠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最關鍵的一條就是黨和政府的支持。”優秀民營企業家代表、江蘇神力船舶裝備集團董事長王世東說。“與縣領導同坐‘主席臺’,切身感受到建湖尊商重商的誠意。我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提的建議被采納,并寫入縣委縣政府文件里。”捧回“民營經濟突出貢獻獎”獎牌,江蘇那美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成喜表示,公司將搶抓機遇,苦修內功,今年力爭稅收5000萬元以上,躋身鹽城四星級企業行列。

建湖建立優秀企業家綠卡制度,在醫療保健、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方面,提供優質、精準、高效的服務,使企業家沒有后顧之憂。“完善企業家榮譽激勵機制,講好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故事,讓他們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禮遇、生活上有待遇。”建湖縣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李仕春說。

“精準滴灌”為民企松綁鼓勁

“公司每年獲得各類創新獎勵、科技扶持資金300多萬元。”江蘇銘星供水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正軍向記者介紹,企業持續推動產品優化升級,由單一做水箱向智慧型供水設備系統方案提供商轉型,已成為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鹽城市“瞪羚企業”。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其背后是建湖在鼓勵科技創新方面的政策引導扶持。在落實落細已出臺政策的基礎上,建湖新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二十條政策意見》,從提升企業競爭力、支持數字化轉型等6個方面著力,把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建湖縣工信局局長黃堅表示,“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為民營企業松綁鼓勁、助力引航。”

建湖專門成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民營經濟發展重大事項,狠抓政策兌現落實。1至8月份,建湖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規上工業開票銷售等主要指標均居鹽城前列。新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1家,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7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創歷年新高。新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填補了建湖空白。

一流營商環境激發民企活力

走進建湖縣悅陽光伏組件二期項目智能車間,4條全自動生產線開足馬力。“項目總投資10億元,于今年1月啟動建設,不到6個月就投產達效,預計全年開票銷售24億元,為企業裂變贏得主動權。”江蘇悅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波點贊,“當初,一個工作日內同步取得用地、規劃、圖審和施工許可手續,拿地即開工,是項目早投產的關鍵。”

建湖縣行政審批局局長湯建高說,利用辦理土地手續前的準備時間,加強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實行“一同登記早服務、一表申請減材料、一窗受理減次數、一次踏勘減環節、一票收費減成本”的“五個一”服務新模式,提高施工許可并聯辦理效率,使項目審批走上“快車道”。

今年,建湖提出工業經濟發展“千百十個”目標,即在“十四五”末,培育一批億元稅收企業、十億元開票企業、百億元產業,奮力突破千億元總量。鼓勵民企放大格局、放寬眼界、放開手腳,心無旁騖發展實業,腳踏實地苦練內功,建湖正迎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春天。(卞小燕)

關鍵詞: 民營 經濟 鼓勵 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