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盤錦河蟹品牌 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9月22日,天剛蒙蒙亮,盤錦市大洼區新興鎮躺崗子村村民王樹安就來到稻田地里開始河蟹捕撈作業,和他一起的,還有十多位來自村里的“起蟹”雇工。

身著防水服,挨個地塊起網,將河蟹裝進網袋中……早上8點多,1噸河蟹經過挑揀分裝,第一時間發給盤錦當地和沈陽市的客戶。

金秋時節,盤錦廣袤的稻田地里,收河蟹、售河蟹,蟹農與經銷商忙得團團轉。“凡是用塑料布圍攏起來的稻田,都在養河蟹。我家今年養了1500畝。”和煦的晨光中,有20多年養殖經驗的王樹安篤定地說:“牛馬年,好種田。螃蟹個頭比往年大,注定是個豐收年啊!”

近年來,盤錦市在“一地兩用,一水兩養,一季雙收”稻蟹共生模式基礎上,通過河蟹產業聯盟帶頭推廣,總結出“壟稻溝蟹、大壟雙行、早放精養、種養結合、稻蟹雙贏”的稻田種養新技術,實現了田中種稻、水中養蟹、埝埂種豆的立體生態種植養殖。采用這種養蟹技術,水稻不減產,河蟹規格高,稻田養蟹畝增效益達400元以上,畝綜合效益達1500元。

“黨的惠民好政策,我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王樹安的二兒子王雨祥告訴記者,這幾年,從土地流轉上的支持,到河蟹項目補助資金的發放,甚至就連生物滅蟲燈、大功率的無人植保機,政府都向他們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給予了實打實的傾斜、扶助。“咱農民就是奔著土地親,有了這些定心丸,我們就會一老本實地把土地侍弄好。”王雨祥說。

在盤錦市的精心培育下,河蟹養殖產業一年比一年紅火。來自盤錦市農業農村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盤錦河蟹養殖總面積達172萬畝,稻蟹綜合種養發展到85萬畝,預計今年成蟹產量5.9萬噸、扣蟹產量2.2萬噸。盤錦市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北方河蟹之鄉”“全國最大稻蟹綜合種養基地”。

在做好河蟹生產基礎上,盤錦市著力培育功能完善、運轉高效的現代流通網絡,打造盤錦河蟹品牌,確保河蟹“生產得出來,更能銷售得出去”。如今,歷經多年打磨的胡家河蟹市場,進駐銷售網點500余家,擁有專業河蟹經紀人3000余人,平均日交易量百噸以上,年交易額50億元左右,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場、全國螃蟹銷售集散地。

目前,盤錦市有18個鄉鎮成為養蟹萬畝鄉鎮。全市近30萬人從事河蟹孵化、養殖、加工、營銷等領域工作,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僅河蟹產業一項,全市農業人口人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劉立杉)

關鍵詞: 捕撈 豐收 培育 增收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