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創新融合專題論壇舉行

北斗系統未來的方向是?北斗規模應用要怎么走?

9月17日上午,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創新融合專題論壇舉行,行業專家、政府部門負責人、企業家代表等圍繞北斗未來發展,暢談創新融合,共話光明前景。

加大創新融合,北斗將“升級”為PNT體系

目前,我國已完成了北斗三號系統建設,未來怎么走?

“2035年前,我國將建設完善以北斗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綜合時空體系,這個體系就是PNT體系。”論壇上,北斗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郭樹人作了《PNT系統技術創新持續推動北斗規模應用》的分享。

郭樹人表示:“PNT體系即定位(Positioning)、導航(Navigation)、授時(Timing)體系組成的時空體系。PNT體系將從低軌星座、慣性導航、微自主導航以及通信等維度不斷創新融合,改善現有衛星導航的體系性能上限。”

中位協北斗時空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冬航將北斗產業創新融合的焦點放在應用與產業化上。

李冬航說,要大力推動“北斗+”創新融合與“+北斗”時空應用。在“+”字上做深做廣,可以推動技術創新融合,推行行業生態優化,推升產業迭代進步,最終由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階段,向PNT體系與時空服務階段邁進。

作為高校代表,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廣富,更看重技術創新如何轉化。“傳統的成果轉化機制已不適用規模化應用,需要探索一種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相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政府、高校、企業聯合打造新型研發機構,可以說技術創新到應用成果的轉換器,將成為推動北斗規模應用的有效途徑。”

政校企聯手,創新融合發展吃下“定心丸”

湖南作為北斗系統建設的技術策源地和核心技術支撐地,在北斗的科研、應用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未來如何在創新融合上繼續貢獻湖湘力量?

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開幕式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大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正式簽訂了《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同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領域合作項目,推動“衛星互聯網協同創新中心”和“北斗導航產業集團公司”落地湖南,在北斗衛星導航和低軌衛星互聯網領域實現一批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

政府、高校、央企聯手,讓湖南北斗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吃下“定心丸”。

論壇上,長沙海格北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彥表示: “我們的北斗三號高性能綜合導航SoC芯片性能非常好,但也存在成本高、不夠泛化、不夠穩定的不足。希望可以加強和高校、相關企業的合作,努力創新,獲得更大的發展。”

“我們希望能夠隨著中國智能汽車的進步,走到海外市場,參與全球融合。”湖南北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向為介紹,北云科技專注高精度方向,主要服務智能汽車。隨著北斗三號系統不斷國際化,國內北斗產業不斷創新融合,期待國內的北斗企業也能走出去,獲得國際認可。(王亮)

關鍵詞: 融合 專題 論壇 國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