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收獲季 遼沈大地碩果累累

又是一年收獲的季節,遼沈大地碩果累累。今年正值建黨100周年,在黨的領導下,在強農惠農政策指引下,廣大農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今日起,本報開設“慶豐收感黨恩”專欄,集中報道展示廣大農民慶豐收、話豐收、享豐收的生動圖景,反映我省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新變化、新進展、新突破。

9月16日,鐵嶺市昌圖縣老城鎮勝利村,陽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忠華忙著檢修車輛、查看地塊,為一周后的秋收做準備。“今年雨水足,墑情好,再加上我們選擇優良高產品種,采取保護性耕作技術,玉米長勢特別好。目前合作社管理的1.6萬畝玉米種植區已經進入完全成熟期,畝產將超過去年。”李忠華說。

放眼全省,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我省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生產豐收在望,糧食總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努力贏得全年糧食豐收主動權,我省多點發力。首先是穩定播種面積,加大高產作物種植占比。今年,我省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任務壓得實,省、市、縣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落得快,加上去年以來糧食價格上漲、收購順暢,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連續4年保持增長,實現了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穩定在5291萬畝以上的目標任務。今年我省玉米和水稻兩大主要高產作物均實現面積增加,種植比例合計超過91%,為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努力,天幫忙。今年,我省氣象條件總體有利。春耕以來降水充沛,4月1日至8月3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543.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7.6%。備耕春播期溫墑配合較好,土壤墑情為近5年最好,糧食作物全部播(插)在適宜時期。各地光、溫、水條件匹配整體較好,氣象條件對大田作物生長有利,農作物長勢健壯均衡,糧食作物單產同比普遍有所增加。尤其是十年九旱的朝陽、阜新、錦州等遼西地區降雨充足,全年未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全省將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尤其遼西地區增產明顯。同時沈陽、鐵嶺等糧食主產區持續高產穩產,玉米畝穗數、穗粒數、粒重同步增長,是全省糧食增產的主體。

持續加大技術服務力度。我省圍繞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機質提升、黑土地保護、全程機械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開展了項目實施和技術推廣。同時加大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推廣力度,我省遴選發布優良品種88個、農業主推技術44項,落實全國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縣8個、示范推廣標準化技術模式25套。通過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進村入戶、蹲點包片,讓各項田間管理措施有效落實,助力豐收。(李越)

關鍵詞: 惠農 政策 指引 高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