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充電+換電”互補模式

剛剛落幕的2020國際(合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讓觀眾大飽眼福。作為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合肥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正積極搶抓“新基建”機遇,大力加強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布局合理、適度超前、充電便捷、管理高效”的智能化充電網絡,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奮力推進合肥高質量發展。今年三季度,黃懷交口等多處充電場站將上線運營,同步推進換電站建設,加快建立“充電+換電”互補模式,目前已與蔚來中國對接,初步選定2020年擬建的20座換電站站點。

日均可滿足12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為推進合肥市充電設施建設,201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市城鄉建設局統籌協調,由市建投集團成立合肥充電公司,承擔全市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等工作。

按照由市城鄉建設局組織各轄區選址公共充電場站,由合肥充電公司建設落實的工作模式,統籌城鄉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兼顧操作性與前瞻性,合理布局充電站、充電設施群及相關配套設施。其中公共充電站的選址尤其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停車場、交通樞紐、公園景區等作為充電設施建設重點,綜合考慮社會效益和方便市民。

截止目前,市城鄉建設局已組織各轄區累計梳理初選充電設施選點位近3.5萬個,對初選點位分批次進行可建設性研究,對周圍供電條件、環境設施等能夠滿足建設條件的,立即組織實施建設。2017年至今,已累計建設各類充電設施約4.7萬個,可有效滿足日均約1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黃懷交口等充電場站擬三季度上線

今年以來,合肥市加速布局公共快充網絡建設,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圍繞城市環線道路、主干道、快速路等,全力打造以“充電綜合體”和“一二三級”站為骨干的公共快充網,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市、方便快捷的公共快充網。

先后建成并上線新站區學林公園充電站(共有100個充電樁)、高新區王咀湖公園充電站(共有50個充電樁)、廬陽區長豐路停車場充電站(共有28個充電樁)、肥西縣翡翠路充電站(共有55個充電樁)等一批大功率快充站。

今年三季度,計劃推進政務區石臺路公園充電站(共有50個充電樁)、合肥高鐵南站P4停車場充電站(共有100個充電樁)、合肥市蜀山區黃懷交口停車場充電站(共有63個充電樁)、廬江縣城東公園充電站(共有44個充電樁)等場站的上線投用工作。

同時市城鄉建設局還創新指導合肥充電公司推進實施始信路充電設施綜合體、高新區充電綜合體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改變傳統的單一充電業態,創新地把充電拓展為“充電+配套服務”運營模式,圍繞汽車充電,輔以光伏發電、電池儲能、配套服務(提供餐飲、如廁、汽車服務等)等形成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綜合業態。

在公共充電樁充電給予電費獎勵

為加速新能源汽車推廣,助力合肥全國新能源汽車之都建設,市城鄉建設局會同市科技局、經信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共同起草了《關于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并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后印發實施。

《若干政策》的內容,從支持節能減排、充換電設施運營、降低運營成本、推動巡游車電動化、支持研發創新、營造便利使用環境、支持回收利用、支持產業鏈培育等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合肥市范圍內新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電費獎勵,對應運營新能源汽車達到100輛以上的,新購車輛達到1萬公里以上的,給予3000/元輛的運營獎勵。支持充換電運營,新能源汽車用戶在公共充電樁充電的,給予不高于0.6元/度電的獎勵,降低充電費用。實施新能源汽車停車費用減免,降低使用成本。符合要求的新能源物流車辦理市區限行道路通行證,優化新能源汽車路權。

下半年,市城鄉建設局緊緊抓住“新基建”戰略機遇,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合肥市公共充電設施及充電綜合體建設,同步推進換電站建設,全面建立“充電+換電”互補模式,進一步完善充換電網絡,助推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擬與蔚來汽車合作推廣建設換電設施,計劃在2020、2021年新增換電設施40座。目前經與蔚來中國對接,已初步選定2020年擬建的20座換電站站點,均為國有公共停車場,由合肥充電公司作為建設主體負責實施。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