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在京授牌

日前,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在京舉辦“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第二次工作會議暨房顫中心建設北區啟動會”,進一步推進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設立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項目(CDQI)”實施。

2個目標!持續提升臨床與研究能力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健康問題,國務院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已明確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納入15個重大專項行動之一。隨著醫學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地域發展不平衡、加強診療規范化等有待進一步改善的現狀。

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鄭超穎表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加劇,構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體系,是當下面臨的重要課題。CDQI項目自去年11月22日啟動以來,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國家標準化胸痛中心、房顫中心等的建設已在全國各地陸續啟動,并于今年6月在線發布一系列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的評估標準和實施流程。

CDQI項目負責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馬長生教授表示,CDQI項目通過長期、系統、階梯式的整體規劃,“各級、各界”聯動,推出一個面向全國、信息共享、分級診療和區域協同并舉的心臟病救治新模式。

據介紹,CDQI有兩大目標,一是建立心血管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改進平臺。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建立醫療服務自學習系統,摸索一個良性循環的醫療服務能力改進模式;二是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真實世界臨床研究平臺,進而推動我國心血管界開展和發表一系列高水平的臨床注冊研究,同時為醫療政策和醫保方案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5大中心!落實細則評估反饋再提升

CDQI項目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唐熠達教授介紹了CDQI項目的整體規劃和工作進展,他表示, CDQI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聯合開展,面向全國,致力于全面提升全國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建立全國聯動、數據和能力共享的多層次心血管疾病專科中心服務體系,搭建全國心血管診療大數據平臺,建立標準化的多機構、多學科協作機制,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多維度提升我國心血管疾病診療能力。

CDQI項目的第一步,是推動落實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第一階段主要包括高血壓、胸痛、房顫、心力衰竭、心臟康復五大中心)的建設。通過長期、系統、階梯式的整體規劃,以合作、共建、互助等個性化的形式,建立覆蓋全國各地、各級醫療機構的標準化的心血管病診療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杜昕教授介紹了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規劃。CDQI將借助先進的醫療信息技術手段,如“自然語言處理”等,從現有的醫療“數據倉庫”中抓取有效數據,實現多源異構醫療數據智能融合,幫助各單位加強數據的管理和質量提升,服務和提高臨床研究質量,并有機會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課題。

3000+醫院!公益共贏打造學科發展宏圖

據悉,CDQI項目自啟動以來,截止目前,全國8個省市共計507家醫院已提交預申報、312家醫院已注冊CDQI專病中心。吉林、黑龍江等省的胸痛中心建設已經率先啟動;今年8月底,房顫中心建設南區在廣州成立;CDQI項目還深入基層貧困地區,比如河南汝陽,扶持當地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的建設,受到當地患者的歡迎和好評。

此次大會上,CDQI國家標準化專病中心的各主任、秘書長,為國家標準化高血壓中心、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心臟康復中心五大專病中心已申報并通過審核認證的建設單位、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心臟康復中心評定等級為“建設單位、心康中心、示范中心”)舉行授牌儀式。

另外,此次會議也標志著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建設北區的啟動,不久后,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建設東區也即將在杭州落地。將與此前啟動的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建設南區一起,加速推進國家標準化專病中心的運轉實施。

據悉,未來五年,CDQI計劃建成500家卓越中心、2000家示范中心和3000家建設單位,緊跟國際學科發展前沿動態,聯合心血管學界專家,不斷優化心血管專病能力建設標準,大力提高心血管臨床診療和研究水平。

(記者 杜丁)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