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國內國外雙循環(huán)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今日,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論壇上發(fā)表演講。李揚表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新發(fā)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huán),而是開放的國內國外雙循環(huán)。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再次參加我們這個會議,現(xiàn)在討論最熱烈的主題就是發(fā)展的新格局,在這樣的發(fā)展新格局下我們金融業(yè)理應有新變化,我就這兩者的關系跟大家做一點分享。首先是在一個國際發(fā)展的新格局下產生的,現(xiàn)在全球化面臨著退潮、轉型,我寧愿說是在轉型,這種轉型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個是美國之類的國家他有意在做,另外一個是客觀因素,新冠疫情使得整個世界大封閉。這樣一些共同因素使得我們面對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進取的積極的大國,理應應對這樣一種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我認為新發(fā)展格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新發(fā)展格局絕對不意味著回到過去的閉關自守的老路上去,有三個要點,我認為三個要點共同構成了新的發(fā)展理念和新的發(fā)展格局。第一個要點還是一句老話,而且是指導我們中國經濟獲得了超常規(guī)發(fā)展的不二的法寶,那就是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二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這也是我們的理論貢獻之一,但是這兩個貢獻是放在一起的,而且是放在前面的貢獻后面的。接著就是新發(fā)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huán),而是開放的國內國外雙循環(huán)。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我們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我覺得這幾段話讀下來之后就不應該有誤解的,現(xiàn)在國際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我們應對國際環(huán)境做了一些調整,對外開放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但是我們要知道這種調整還是有些難度的,下面有幾個曲線能夠刻畫這個難度。

這上面有四條曲線,從上往下第一條曲線是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如果我們要做一些調整的話,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受到影響的話,這個部分影響很大,這個部分規(guī)模有多大呢?最高的時候60%多,也就是說中國三分天下有其二,中國生產的所有產品中三份里面就有兩份是為國際市場生產的或者需要國際市場來供應我們,這個比重是非常高的。這幾年開始調整,我們看這個曲線再往下走,到37%,也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個比例我們無論如何不可忽視,絕對不要以為調到國內為主體我們就會很輕松地完成,就不會付出代價、沒有損失,這絕對是不可能的。第二條第三條曲線是單獨的出口和進口,分別是17%到18%,這個比重是很高的,1/5。

我們進一步看對我們的影響。其實是上面一個圖的引申,我們把出口進口放在一起得出一個進出口的概念,這是宏觀經濟學的重要概念,我們的出口部門用進出口對GDP產生影響,進出口到底有多少、它對GDP的影響。我們看到有個很顯然的結論,我這里邊指出了,發(fā)展格局的轉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沒有我們想得這么大,到現(xiàn)在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它主要影響的是就業(yè),對于增長還沒有這么大的影響,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比較全面地認識轉型對我們帶來的變化。

剛剛都是宏觀在刻畫,從部門來看,我們一共25個主要部門,這樣一些部門在這個圖上看得很清楚,有些部門受影響很大,有些部門的影響稍微輕微一些,關鍵問題是有一些部門是卡脖子部門、關鍵部門,這對我們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制約,我們下一步真正要做的是集中力量去攻克這樣一些瓶頸。

下面我們看金融,今天的主題是北京作為金融管理中心在發(fā)展格局中應當有怎樣的事情做,我下面討論的是整個中國金融業(yè)要做的幾個主要問題,北京在里邊一定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們要完善金融機構體系,我們給大家展示了一下幾個主要國家金融結構,我們把金融機構分成三類,商業(yè)銀行、保險、養(yǎng)老金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大家知道不同的機構對應的是不同的產業(yè),對應的是不同的事情,對應的是不同的發(fā)展前景,中國的結構很清楚,就是商業(yè)銀行為主。這是適合過去工業(yè)化的,不適合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不適合解決創(chuàng)新的問題,不適合解決資產重組等等這樣一些比較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結構變動問題,所以這是我們今后要特別注意的。尤其是它為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如果商業(yè)銀行為主的話就不太可能有大規(guī)模的機構投資力量。

講到金融機構結構的時候,同時對應的是居民的資產結構。大家從這個圖看得很清楚,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結構也是比較單一的,而且是比較偏頗的。跟其他國家比,我們看到很顯著的橘黃色我們缺得最多,橘黃色是養(yǎng)老,中國已經老齡化,如果不為養(yǎng)老未雨綢繆,我們以后問題是很大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這樣一個金融機構的結構里養(yǎng)老、保險、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我們發(fā)展的重點,我們希望下一步能夠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個問題,股票。這個圖是大數(shù)據(jù)做的圖,中美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結構一眼就可以看出,美國是大公司引領而且是高科技引領,中國是規(guī)模偏小而且比較平均、傳統(tǒng)產業(yè)為主。這樣一個結論,我們在其他的角度還可以證實,中美前十大上市公司的比較,美國前十大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還有強生公司做醫(yī)藥的,還有沃爾瑪這種自主性消費的公司都是面向未來的。中國彌漫著九位,兩只九在前面,七只傳統(tǒng)的金融機構,還有一只是資源性企業(yè)。這個結構讓我們非常沮喪,因為我們這個結構完全是在回歸過去,不可能引領未來,下一步資本市場要改革千頭萬緒,上市公司的結構是需要調整的第一位的事情。

從上市公司的行業(yè)結構看,這個比較一下也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比如在中國工業(yè)占52%,在美國只占7%,美國信息技術占32%,我們只占了6%,美國這么發(fā)達的金融只占10%,我們的金融占23%,整個結構是不同的。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結構,這樣一種向后看的結構,使得我們這個市場挺難代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未來,使得我們這個市場挺難引領中國經濟有效的向前邁進,下一步的發(fā)展要進行調整。

第三看債券。債券市場分三類債券,對五個國家做了比較,看得很清楚,中國的債券市場上安全性的以政府為背景的債券比重太低,而這個比重太低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在這個市場上我們叫做安全資產是金融機構進行流動性管理的地方,是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貨幣政策效果傳遞的地方,它決定了利率水平,決定了利率結構,它制約著宏觀調控的效率,如果在放眼開放的話它制約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所以這樣一個債券結構也需要調整,調整的方向是提升安全資產的占比。我們從持有者角度來看,中國發(fā)了那么多債券,誰在持有呢,橘黃色大家看清楚,銀行持有。我們寄予很大希望的直接融資的直接部分就是債券被主要的間接融資機構拿去了,也就是直接融資退化了,特別是我們看到第三道線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發(fā)了這么多的債,大部分叫銀行拿走了,于是銀行給地方政府投資,這個結構的弊端是非常多的,扭曲了資金的市場供求關系。

第四個問題也是最后一個問題,問題很多,我覺得要擇其要者,金融科技的問題。先看一個好消息,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排名北京第一,前八名里中國有四個城市上榜,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是好消息,確實發(fā)展得很快。但是仔細看發(fā)展的動因,金融科技發(fā)展三大動因,一個是市場牽引,一個是技術驅動,第三是制度保障,恰好這樣三個因素可以對應三個國家,分別是需求牽引中國,技術驅動美國,制度保障英國。這樣的話我們就看得出來中國所有的事情是因為人多,是因為利大。基于這樣一種背景下發(fā)展出來的金融科技有可能技術含量是不夠的,有可能它的制度保障是有缺陷的,因此我們這樣比較的話就知道我們的長處在哪里、我們的短處在哪里。

這是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的排名。我們看中國一直排在第四,從2017年開始到了第三,前三名第一名美國,他是技術驅動的,第二名英國,他是制度保障性的,第三名才是中國,是市場驅動的。一說市場驅動,在座的大家都很清楚,我們靠得就是薄利多銷,而不是靠先進的技術,我們現(xiàn)在也不是靠的完善的制度,我們現(xiàn)在需要的是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制度來全面改造我們的金融業(yè),使得我們金融業(yè)真正成為一個強大的金融業(yè)。

因此,我覺得下一步我們有很多事情可做。北京作為金融管理中心在中間一定會發(fā)揮引領性的主導性作用,謝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