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不得自行發送商業性短信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

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此前發布的《2019中國騷擾電話市場狀況與用戶感知調查報告》顯示,在網民接到的騷擾電話的類型調查中,貸款理財排名第一,占比71.4%;保險推銷緊隨其后,占比50.3%。超九成網民對騷擾電話的治理情況表示不滿。

針對這一亂象,8月31日,工信部果斷出手,發布《通信短信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不得自行發送商業性短信息

或撥打商業性電話

由于電銷從業人員基數大,業務體量大,客戶騷擾、銷售誤導等問題始終被人詬病,保險電銷也屢屢因上述問題被監管點名。

為推動短信息服務和語音呼叫服務高質量發展,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

為了讓上述規定能落到實處,《征求意見稿》要求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經營者作為短信和電話服務的管理平臺,一旦發現存在類似問題,可以對存在此類行為的企業采取行動,包括限制或者暫停其通信功能。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對明知故犯的企業采取行政罰款等懲戒舉措,包括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吊銷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等。

事實上,自2016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電信詐騙和電話騷擾的治理力度,從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上,都對電話外呼行為進行了更多管理和限制;近年來,銀保監會也已對多家保險公司開出多份行政處罰決議書,主要是針對在電話銷售中欺騙投保人,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等違規問題。

保險業對外開放將持續推進

“《征求意見稿》如果實施的話,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位來自太平洋產險的車險銷售人員對記者說,“今年疫情期間,我們集中辦理了一批電信的號,但這批電信的號對每天外呼的電話數量是有限制的,一旦超過限制就會被叫停了。由于這個原因,我們后期業務開展起來就比較麻煩。”

但目前業內還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保險電銷肯定會受影響,且對電銷渠道依賴程度較大的公司受影響相對較大,但這個影響是積極的,對于促進行業轉型發展、凈化保險市場將起到有利影響。

“《征求意見稿》實施后對保險電銷的影響尚在可控范圍內,”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如是說,“一是隨著險企線上化轉型,電銷不再是大多數險企的主要銷售渠道或是最優選擇;二是以目前的實際情況,大多數用戶如果不想購買產品的話也同樣會直接掛斷電話或不回復短信”。

現如今,保險電銷這個曾經備受矚目的銷售渠道,目前業務正逐漸減少。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電話銷售財產保險保費收入53.06億元,同比負增長35.57%。

(記者 房文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