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中發現了一些沒實現“光盤”也未打包的情況
一家包子鋪墻上貼著提示標語 攝影/黑建軍
8月18日,首都文明辦等三部門發出“制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盤行動”的倡議。
近日,記者暗訪了北京的20余家餐飲店,光盤行動踐行得如何?來看我們的調查吧——
發現
點餐適量成為時尚
8月17日晚6時30分,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四川駐京辦招待所餐廳,因已經到了“飯點”,店里逐漸熱鬧起來,上座率達到了80%左右。借著就餐,記者在店內觀察了近一個小時,其間有多批顧客用餐完畢,基本沒有剩菜剩飯的情況。坐在記者鄰座的一對夫妻點了4個菜,吃到最后,水煮魚還剩下不少,兩人主動叫了服務員“打包”。
店內服務員告訴記者,現在客人點餐大都很適量,“基本不會剩余”。對于個別剩下菜品的,服務員也會在結賬時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打包”,盡量做到不浪費食物。
記者走訪中發現,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家“西四包子鋪”門店點餐臺前也醒目地張貼著“光盤行動”的宣傳標語。該餐廳服務員向記者介紹,自家店內的餐品主要以灌湯包等快餐為主,客人點單很少有剩余現象,有時個別有剩余的也都會打包帶走。
想法和行動間仍有距離
8月19日,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朝陽大悅城,在隨機選擇的“鹿港小鎮”餐廳觀察。晚上7時許,緊鄰靠窗座位的一桌三人用完餐后離開,桌子上的四盤菜均有約三分之一的剩余,并未被打包帶走。
同樣的時間,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一家海底撈火鍋店內,有兩名年輕人各自調配了3碗不同口味的小料,一共6碗拿回了桌上。
“年輕人出來搞對象可能好面子,請客吃飯不剩下點就怕被人說小氣。”服務員介紹說,店里最常被剩下的就是小料和蔬菜。
8月19日晚上8時30分,記者在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薈聚購物中心的江邊城外烤魚店看到,一張桌子上的兩名年輕女孩點了一盤烤魚,但用餐結束后,一條烤魚只吃了一面,另一面絲毫未動,烤盤里的配菜也剩下不少。“這樣逛街的小姑娘一般都不會打包,覺得拿著礙事兒。”服務員說。
這樣不經意間造成的浪費,和記者的隨機街采形成了對比。因為很多年輕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外出就餐不會浪費的,看來意識落實到行動上還需要接受考驗。
年齡大的市民更節約
“70后”的張先生說,自己一家人下館子都是按量點餐,一般不會浪費,就是有剩菜,也一定會打包帶回家吃。
而據其他幾位市民反映,最主張“不浪費”原則的往往都是家中的老人,“剩得少,幾個人分分就都吃了”、“剩得多打包回去,下一頓熱熱再吃”……已經成為了老一輩飯桌上的口頭禪。
8月18日中午,前門附近的全聚德店內,在記者觀察的一個小時時間內,沒有見到浪費現象。“您還剩一些烤鴨沒吃完,我幫著打包一下,可以帶走吃。”在記者不遠處的一桌客人正要起身,就有服務員主動將剩菜打包,并拿了兩包醬料放在塑料袋內。
當晚8時許,在朝陽大悅城大漁鐵板燒餐廳內約有40余名食客,距離記者最近的一桌是一對夫妻與兩位老人的家庭聚會,四人點餐量不少,但最終實現了“光盤”。
舉措
提醒少點餐+推出半份菜
19日晚上8時許,三里屯附近的SOHO大廈內仍人頭攢動。在一家湘菜館門口,有食客進門時,服務人員會熱情地推薦自家招牌菜“貢椒魚頭”,“魚頭有三斤多,但能吃的只有一小部分,菜品量都不大,四個人差不多點六個菜就夠了。”
在另一家餐廳,店員告訴記者,雖然因為顧客的飯量、消費能力存在差異,過度勸阻擔心會影響生意,但他們仍會堅持進行一定的提醒。
也有餐廳多年前就推出了半份菜,服務員對喜歡多點菜的顧客都會進行提醒,防止浪費。滿福樓是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附近的一家涮羊肉老店,網上評分很高,推出的菜品基本上都有半份的量。
領班劉先生告訴記者,該店從二三十年前就將菜品分為一份和半份出售,“這樣做是為了不浪費食材。”
此外,該店還對店員進行培訓,教導店員在點菜時為顧客提供菜量建議,以免浪費。
記者了解到,為應對浪費食物的行為,滿福樓有了新舉措,“我們在顧客吃完飯時提醒顧客打包,不同意的話就跟顧客講道理。遇到很難說服的顧客,工作人員還會送上飲料,以獎勵的形式勸導顧客打包。
專家
需從小培養節儉意識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現在市民的“光盤”意識越來越高,但社會上的餐飲鋪張浪費現象仍然存在,其實人的節儉意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需要一個“長短結合”的過程。
“我所說的長,指的是青少年的養成教育,這一點特別重要。比如在德國,他們相對來說就比較少有餐飲浪費現象發生,在孩童時代,德國人就讓孩子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去農場體驗的課程。從學習簡單的知識,到形成一個愛糧節糧全方位的認識,這是很重要的一環。”李教授表示,這樣可以讓大家從小養成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習慣。
李教授說,“對一些愛面子、講排場的人來說,有‘我自己掙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想法,對一些糧食浪費行為不以為然,應從小讓他知道愛惜糧食的可貴性。”李教授認為,現在應該培養大家“把飯菜吃光”才是一種時尚的做法,把“光盤行動”作為一種文明理念,要達成這樣的效果,需要一個長效機制。
“據統計,餐飲浪費現象有38%來源于大型聚會,我認為應該重點關注這個方向,尤其是要管住公務聚餐,通過制度的剛性約束,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違法違紀行為,但是像婚宴、商務接待這種大型聚會就比較難以作出硬性要求,所以需要更多地宣傳引導,讓‘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深入人心’。也可以通過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做法,有效減少食物浪費。”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多措并舉助力農業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縣開展春節走訪慰問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長安街開始布置花壇2022-01-15
- 洋碼頭首家文旅免稅直購店落地重慶十八梯景區2022-01-15
- 每戶將分到70斤!更多物資送達……直擊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現場2022-01-15
- 本土確診+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奧密克戎2022-01-15
- 數九寒天人心暖 濟南體彩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網點主題黨日活動2022-01-15
- 張家界景區80萬份旅游禮包迎新春 總價值兩億元2022-01-15
- 互通資源整合 青島市北區內外牽引支撐網格優勢延伸2022-01-15
- 敢于擔當抓發展2022-01-15
- 打造德陽城市新會客廳 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項目2022-01-15
- 茶房鄉提升商圈營商環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