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棧道旅游“網紅”項目為何傷亡事故頻頻發生?

8月19日,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虎谷峽景區一處玻璃滑道發生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目前,桓仁縣相關調查組正在對事故原因做進一步調查。

近年來,玻璃棧道成為多地旅游“網紅”項目,有業內人士統計,全國玻璃棧道滑道、吊橋、觀景平臺的數量有1000多個。“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缺乏建設標準、管理不善,相關傷亡事故頻頻發生。

玻璃棧道類旅游項目雖已成為各地“網紅”,但近年來游客傷亡事故不斷。其實早在2017年、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文旅部等部門曾多次提出加強對玻璃棧道等高風險項目的準入、運營安全管理。在文旅部的要求下,各地開展了一系列摸底調查,一些項目被責令停業或整改。

雖然事故頻發,但不斷激增的游客數量仍吸引著更多商家加入這一市場。有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全國玻璃棧道滑道、吊橋、觀景平臺的數量有1000多個,類似項目不斷刷新“更高、更長、更新奇、更驚險”的紀錄,有些還加入“5D仿真”、“瞬間炸裂”等體驗噱頭。

為什么玻璃棧道類項目近年來頻頻出現安全事故?

曾在全國多地承建100余個相關項目的某滑道承建公司工作人員坦言,目前玻璃滑道項目沒有國家標準,只有企業標準。據他了解,全國索道與游樂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制訂的一項行業標準仍在推進中。

“這類項目剛出來時大家都叫玻璃橋,什么是玻璃橋,沒有統一規范,也沒有行業技術規范的統一標準。”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副總經理郭坤說。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說,有些縣區的景觀棧道由當地沒有特種設備資質的小型建設公司在生產和運營,質量明顯不過關,存在風險隱患。

郭坤說,建設完成后,有的企業并未做相關破壞性實驗測試橋梁穩定性,沒有抗風、減震等裝置,穩定系數得不到保障,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在一些小景區,一些玻璃項目甚至僅用鋼桿進行連接。

“景區的警示標志、標語是否到位,下雨下雪時是否有防滑鞋套,雨雪清掃是否及時,定期玻璃除霉是否進行,安全保護措施是否到位,這都是后期維護措施中需要注意的。”郭坤說。

此外,誰來監管也是令人困擾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玻璃棧道、滑道、吊橋等高風險旅游類項目是否屬于技術、安全標準較高的特種設備,由哪一部門監管,目前仍不明確。

多位采訪對象表示,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和事前預防,一些地方只能“一刀切”地在事故發生后直接全部封停。

記者了解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近期批準發布了《懸空地板、踏步、步道及棧道玻璃》國家標準,并將于2021年4月實施,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也在制定相應的檢測和技術標準。河北省旅游品質促進會會長邸明慧建議盡快統一國家標準和管理辦法,同時明確監管部門。

關鍵詞: 玻璃棧道,旅游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