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家信托公司半年報統計:資產管理規模處于持續下滑狀態

根據目前可統計的60家信托公司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總額565.86億元,與這60家信托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總額500.94億元相比,增長12.96%。“一方面是由于行業規模的管控,大部分信托公司額度緊張,行業占比50%左右規模的事務管理類業務,信托報酬費率上升1.5-3倍之間;另一方面,龍頭信托公司重慶信托、光大信托、五礦信托、平安信托、長安信托增長的行業占比約60%,拉動整個行業的增長態勢。”云南信托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王和俊認為,行業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源自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資產管理規模處于持續下滑狀態

7月底,包括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發布有關《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公告,表示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范轉型,資管新規過渡期將由2020年底延長至2021年底。數據顯示,2017年信托行業資產管理規模到達26.25萬億元后,在2018年公布的資管新規以及相關限融政策的影響之下,資產管理規模處于持續下滑狀態。

目前,中國信托業協會暫時未公布二季度數據,但是依據二季度銀保監會發布的《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及《關于信托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對于信托公司壓縮融資規模的要求,從監管動態來看,未來一段時間信托行業管理資產管理規模依然會出現負增長。

不過,信托公司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市場持續升溫,新增規模創近年來新高。其中,1-6月集合信托發行規模14477.77億元,比2019年下半年增長3.35%,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6.91%;1-6月集合信托成立規模達到12,349.59億元,環比提升8.33%,同比提升10.64%。“集合信托市的升溫,一方面是由于行業的轉型,融資類業務規模受到壓縮和限制,信托公司積極發展標準化市場,導致短期內集合產品的規模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則是疫情影響之后,經濟活動開始有序恢復,加上遞延的市場需求,導致集合類產品的暴發與增長。”王和俊對記者表示。

爭相發力標品信托業務

據了解,標品信托業務是指信托公司依據信托文件的約定,將信托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公開市場發行交易的金融產品的信托業務。尤其是2016年底的中國信托登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登”)的成立,信托行業向“標準化”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60家信托公司半年報顯示,除股權類之外,貸款類、權益類、證券類等類型信托增長明顯,同比增幅分別為21.18%、28.50%、30.13%。從行業占比情況來看,新增的權益類、證券類這兩類業務的行業占比合計達到58%,其中權益類業務新增的占比為51.50%,占據行業一半以上的規模。“標品類業務新增占比較大,并且以行業較高的速度在增加,反映出在融資類業務規模要求壓縮、《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等一系列監管措施之后,信托公司積極發展標準化市場業務,爭取通過擴大標準化業務的規模以獲得展業方面的優勢。”王和俊說。

一季度信托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不具有參考價值。根據二季度發行集合的情況來看,與之前相比,信托公司成立標準化產品的項目增大,參與發行標準化產品的信托公司增多。

據統計,各家信托公司發行產品情況差異較大,行業大部分債券投資、股票投資的集合發行集中于華潤信托與外貿信托兩家公司。主要原因是華潤信托與外貿信托深耕資本市場時間久,市場判斷能力、客戶積累、組織運營效率和同業相比優勢顯著,其他信托公司在短期內難以超越。

據悉,為提升集合信托規模,部分信托公司甚至零費率進行市場競爭,做大標準化信托產品。目前來看,信托公司是按照監管要求的發展方向積極進行業務的轉型,還是加入到爭搶標準化業務市場的大軍,如何選擇發展方向與信托公司的戰略規劃方向高度相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