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年5月底,公募基金產品已突破7000只

截止2020年5月底,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產品已突破7000只,達到了7069只。

而在眾多的產品當中,有一類產品乍一看就讓人眼前一亮,因為它們的基金簡稱里通常含有“指數增強”或“量化”字眼,會給人一種高大上的初步印象。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所謂的Smart Beta(聰明的貝塔)產品,近幾年也非常的火爆,當我們把這三類產品放在一起時,可能就有點傻傻分不清楚了。

這三者有著什么樣的區別與聯系呢?實際上,這三類基金從大類上說都是同屬“量化派”,在這個大類之下,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三者的差異。

一、有啥不一樣?

1、Smart Beta還是指數基金;

一句話總結,Smart Beta(聰明的貝塔)其實還是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則是80%跟蹤指數,20%是靠基金經理進行主動管理,而主動量化基金,則是一種數量分析統計,完全用量化策略來選股。

這樣說,可能還不是特別具體,理解起來還有些難度。

進一步解釋,Smart Beta,就是在傳統指數基金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手腳”,優化選股或者權重,像基本面50、紅利指數、低波、價值等,都是屬于聰明的貝塔指數基金。

2、指數增強,80%跟蹤指數,20%靠基金經理主動管理;

80%跟蹤指數,20%是靠基金經理主動管理,這部分主動投資也可以用量化模型進行收益增強,所以這類基金首先跟蹤的指數本身的未來表現情況對產品的業績影響非常重要,同時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同樣重要。

指數增強型基金的收益來源分為兩部分:(1)β收益:指數增強型基金有明確規定,投資標的指數成分股和備選股的資產比例不低于80%,也就是說凡是指數增強基金,收益來源的核心部分依然來自所跟蹤的標的指數;(2)α收益:根據產品規定,基金經理有權對跟蹤指數外的20%資產進行主動投資,這部分主動投資也可以用量化模型進行收益增強,目標是獲得超越指數回報,也是體現基金經理的價值所在。

所以判斷一只指數增強基金的好壞,首先要判斷指數行情,其次再看這只基金歷史超額收益的穩定性、以及超額收益有多少。

3、主動量化基金,不局限投資標的;

主動量化基金往往不局限于標的指數,可選投資股票范圍更大,操作更為靈活,但與之對應的就是跟蹤誤差(主動風險)也就更大。

即相比而言,主動量化基金的投資范圍要寬泛許多,沒有限定在某只標的指數,股票投資組合的占比也沒有嚴格限制,有些甚至拓寬為0-100%。這就意味著,主動量化基金的操作比較靈活,投資范圍很大。

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不要認為主動量化基金的選股范圍很廣,就認為所有的主動量化基金在選股時就不會參照業績基準,事實上,很多公司的主動量化產品也有自己的特性。

比如,以定增和量化投資為特色業務打造的九泰基金為例,在指數增強基金與主動量化基金方面就強調,二者在模型框架上沒有本質區別,都是采用多因子量化模型和風格輪動模型進行選股。

二、 指數增強和主動量化基金的杰出代表——九泰基金

九泰基金在量化投資上耕耘久遠,作為一家業內有著鮮明特色的“00后”公募基金,公司內部更是早早成立了絕對收益部,其核心策略之一就是量化投資。它也是國內較早啟動數量化投資研究的基金公司之一,早在2015年就正式搭建由金融、信息技術與統計人才組成的量化核心團隊,構建了經驗豐富的量化管理隊伍;九泰基金組建的量化投資團隊,前瞻性布局量化產品線,團隊成員學歷背景為量化投資模型研發、風險與績效評估、指數工具研究相關。

對有些公司而言,量化基金只是其旗下產品線的一環,但對于九泰基金,一直是其重點投入的領域,也是重要布局的產品線方向。現階段已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主動量化+被動量化”的產品體系,其中傳統主動量化、行業主動量化、混合主動量化是主要布局的產品線。

不僅如此,其旗下的多只量化產品中長期業績優異,比如其旗下的業績比較基準都包含滬深300指數的兩只指數增強產品,九泰久盛量化先鋒和九泰久興靈活配置基金,在同類基金中優勢明顯,同時遠超過同期滬深300指數,成績突出。

如下圖所示,其中,九泰久興成立以來上漲69.89%,九泰久盛上漲66.90%,平均復合年化收益率均超11%:

三、 量化團隊核心人物——孟亞強

上面提到的九泰久興和九泰久盛,背后的基金經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孟亞強。

孟亞強長期從事量化研究與量化選股,已經有11年的行業從業背景,畢業于南開大學保險精算專業的他,精于精算,并將自己的特長應用到了工作當中,歷任博時基金量化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投資經理。在多年實戰中儲備了豐富的量化模型,信奉“時間是量化的好朋友”。

據我觀察,由孟亞強所管理的大部分量化產品是主動型的,多因子選股投資策略是基于基本面的,運用金融學理論,結合市場當時的實際狀況,在更寬維度上篩選描述基本面的因素,將它們糅合進數學模型中,找出好股,從而提高跑贏大盤的概率。簡言之,是一種提高“贏面”概率的策略。

這種源自“華爾街正統”量化流派所傳承的投資目標,不在于試圖擊敗權益類主動型基金,不尋求高額的年收益,而是尋求比較優勢,做到穩贏。

上面提到的九泰久興和九泰久盛,都是滬深300指數的量化增強產品。行情走到現在這個階段,可能每位投資者都多了一份謹慎,特別最近這兩周的市場跌宕,更是讓我們意識到關注收益的背后更要關注產品能夠給予的安全感(安全邊際)。

而在這方面,由孟亞強管理的另外一只主做中證500指數增強的產品九泰久睿量化(009874)即將于7月31日發行,更加值得大家的關注。

就像我們在前文提到的那樣,指數增強產品我們需要關注的兩個維度,一個是指數本身的未來表現預期,另一個則是基金經理持續獲取超額回報的能力。孟亞強已經通過近5年的產品操刀表現證明了自己獲取超額回報的能力,而中證500指數本身在當前位置上,表現出來的安全邊際(在主流指數中的估值最低,目前依然處在歷史估值52%的分位數)和成長性無疑是更好的進可攻、退可守的跟蹤標的。

把握市場機遇,參與市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優秀的指數增強型基金,做好長期的投資安排,那么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將是大概率的事件。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 公募基金產品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