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退保:明為“為你著想” 實則暗藏深坑

“只要你把賬號、身份證告訴我,我有內部資源幫你退保。”這樣的虛假宣傳看似“為你著想”,實則暗藏深坑。日前,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向保險機構及廣大保險消費者發(fā)布防范“代理退保”有關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指出,“代理退保”行為對保險消費者存在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等風險,提醒廣大保險消費者要理性退保,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對于“代理退保”形式,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指出,包括冒充監(jiān)管部門工作人員或保險公司人員,以“與監(jiān)管部門合作”“有內部資源”等名義,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方式作虛假宣傳。同時,還有謊稱消費者所購保險產品“存在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繼續(xù)持有保單將蒙受經濟損失”等,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退保,甚至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以賺取傭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代理退保”的黑色產業(yè)鏈正在向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蔓延。今年以來,中國銀保監(jiān)會及多地銀保監(jiān)局陸續(xù)發(fā)布風險提示,并且非常清晰地闡述了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的作用,但依然有個人或機構為牟取私利極力慫恿消費者退保。然而,這個人或機構其實是在為消費者“挖坑”。

一方面,不法分子在代理投訴時,可能會造成消費者貸款逾期、保費斷交等合同違約,形成征信不良記錄或是被列入“黑名單”。

另一方面,不法分子會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戶口簿、收入證明、家庭住址等敏感隱私信息,存在嚴重風險隱患。這些信息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開展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活動,甚至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理網絡借貸,使消費者蒙受各種未知損失。

此外,不法分子會教唆部分法律意識淡薄的消費者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用于投訴、舉報或誣告,消費者可能因此參與非法行為,甚至構成欺詐,這不僅會嚴重干擾經濟社會生活秩序,消費者還將面臨被訴訟或行政處罰的法律風險。

目前,內蒙古、陜西、甘肅、海南、山東等地銀保監(jiān)局紛紛發(fā)布風險提示,特別提醒通過購買信用貸款保證保險辦理貸款的金融消費者,要正確認識個人借款保證保險,辦理個人借貸業(yè)務后應遵守合同約定,按時還款付息,除需償還貸款本金和貸款利息之外,還需要承擔保險費成本。如有逾期或違約,將會記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對未來個人的貸款、出行、就業(yè)、任職等產生不良影響。

眾安保險等機構也明確表示,將采取更多科技手段對代理退保行為實行事前識別和攔截,實現保險銷售可回溯管理,并且加大對客戶惡意退保風險宣傳力度,提升消費者使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關鍵詞: 代理退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