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捆綁搭售意外險迎來“強監管”

網上訂票被捆綁銷售保險;出游時購買意外險之后,丟了東西卻未能順利獲賠……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時有發生,成為保險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6月中旬,銀保監會啟動意外險市場全面清理整頓。記者了解到,隨著意外險迎來“強監管”,保險消費將更有保障、更讓人放心。

關于保險捆綁搭售,經常外出旅游、出差的人一定不會陌生。太原市民劉揚說,過去在網上訂購機票、車票時,平臺會“貼心”地默認勾選意外險,消費者付款完成后也不一定能發現。“這種‘被消費’的體驗非常不好。”他說。

隨著人們風險意識不斷增強,意外險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人身險意外險保費收入為649億元,財險市場意外險保費收入為527億元,合計市場規模達1175億元。但是,意外險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隨之出現,從火車票、飛機票搭售乘意險,到現金貸平臺捆綁借意險,成為消費者經常反映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網上消費者針對意外險的投訴,很多與捆綁搭售意外險有關。太原市民吳清曾在網貸平臺辦理貸款時遇到搭售意外險的情況。他說:“在網上消費場景中強制銷售意外險,實際上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手續費率較高,也是意外險市場受到監管部門關注的問題。相關數據顯示,一些意外險手續費率高達50%以上。例如,保障相似的意外險產品,第三方網站價格與公司官網相比會高出許多。

事實上,去年以來,銀保監會連續開展了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險排查和借款人意外險清理整頓工作。今年3月,銀保監會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決定用兩年時間扭轉意外險市場不規范的局面。此次銀保監會又印發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方案,采用“自查+抽查”方式集中整治意外險市場突出問題。

據悉,監管部門對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將側重在產品管理、銷售管理、渠道管理、理賠管理和內部管理等方面,整治對象覆蓋人身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在銷售管理方面,重點為是否存在強制搭售和捆綁銷售,限制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如與第三方網絡借款平臺合作,強制消費者在借款過程中投保意外險;或在個人壽險、健康保險等產品銷售過程中強制搭售和捆綁意外險等。而在渠道管理方面,是否通過現金貸等網貸平臺銷售意外險,也將受到關注。

那么,消費者應如何正確購買意外險?從種類上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意外險主要為綜合意外險、交通意外險和航空意外險。其中,綜合意外險一般包含意外身故保障、意外傷殘保障、意外醫療保障、意外住院津貼等部分,保障較為全面。交通意外險通常承保飛機、火車、輕軌、公共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帶來的意外傷害,保障期限較為靈活。航空意外險專門針對乘坐飛機出行的乘客設計的產品,保額較高,保費相對便宜。業內人士建議,由于被保險人的年齡不同,意外險投保側重點也不相同。例如,為孩子投保意外險,應將燙傷、燒傷、跌落、氣管異物等常見風險涵蓋在內。成年人投保則應適當提高保額。對老年人來說,投保時更應側重意外醫療。此外,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選擇正規銷售渠道,了解清楚意外險的免除責任、保障范圍、投保條件及就診醫院等,避免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記者 張巨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