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當人們遇上了各種“不可思議”的事件時,總會忍不住感慨一句:編劇都不敢這么寫!然而,隨著各種影視劇的推陳出新,曾經的“不敢寫”似乎也越來越少:無論是后宮玄幻穿越仙俠等各種腦洞,亦或是職場生活家庭懸疑等各種細節,乃至律師公關中介漫畫等各個行業,幾乎就沒有編劇們腦洞開不到的地方,甚至有編劇連自己所在的行業都不放過,比如近日爆火的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更是讓編劇直接穿越進了自己的劇里……
那么,宅經濟下的編劇行業,真實狀況究竟是怎樣的?
成長艱辛 僅少數人回報豐厚
在《傳聞中的陳芊芊》劇中,作為編劇的女主角陳小千寫好劇本后自嘆“鬼才”,但因為資方、主演對劇本不滿,于是在改與堅持之間糾結。直到稿酬到位,卡上余額從五百多元變成兩萬多元時,陳小千的態度立馬轉變:“馬上改!”于是,她在改完劇本后穿越到了自己的劇中,并利用編劇的“上帝視角”展開異世冒險。劇集播出不久,便引來了不少網友對編劇行業的感慨:好的編劇太加分了,掙錢就是快!
在不少觀眾看來,國內影視劇單純靠流量明星就想帶動收視率已是過去式,如近年來引起現象討論的《慶余年》、《安家》、《都挺好》等劇,在評價中除了往年常見的“演技在線”外,“劇情好看”更是在觀眾口碑影響中占比越來越大。
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鄧女士表示:觀眾對網劇的看法相比以前有很大改變,觀眾喜愛的網劇最重要的有三個特點:一是故事劇情,二是明星流量,三是制作精良。而相較制作精良,觀眾更在意演員的演技及劇情。可以說,隨著觀眾審美的提高,“人帶劇”走不長遠,“好劇捧人”越來越凸顯編劇的地位。
有網友好奇,劇中的陳芊芊穿越過后還急著回去收稿費,具有“上帝視角”的編劇行業真有那么賺錢嗎?
“編劇大多都不是月薪制”,有業內人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舉例,有名氣的影視編劇被人約稿,5000萬元左右投資的電影,其中可能會有100萬元作為劇本創作費用;如果投資是兩三億或幾百萬,劇本創作費用自然也會因投資額的大小產生波動。24集左右的影視劇,編劇每集收入可能在5萬元左右,但不同的影視劇,差距可能很大,“上下沒個準兒!”
《中國企業家》此前報道,一線編劇正常情況下每年收入幾千萬元,二三線編劇的收入逾百萬元,“稍微勤勞點,也能收入上千萬”。
不過,相比頭部編劇的名利雙收,大多數編劇卻很難如此光鮮。如電視劇《瑯琊榜》的編劇海宴,有消息透露當時其稿酬約800萬元,而《奮斗》的編劇石康曾在博客中抱怨酬勞太低,隨后導演趙寶剛透露,石康擔任《奮斗》編劇時,收入有七八十萬元;再如,此前媒體報道,有些不知名的編劇或者“槍手”,一集收入可能只有幾千元。
據2019年發布的《中國編劇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專業編劇從業人數保守估算超過14萬人以上,年度僅有3%的編劇有作品得以落地播出,編劇從業者本身面臨著競爭激烈、作品難以孵化落地的行業現狀。
近日發布的《2019-2020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生態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編劇稅后年收入普遍在20萬元以下,占比超過七成。而在不足一成的上年度年收入超百萬高收入編劇群體中,超九成從業年限都超過7年,其中更有36%達10年以上。
相關人士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相比數年前收入分配更加偏向演員、導演的狀況,如今編劇的收入與地位已上升很多,尤其是網劇編劇,近年整體收入上升趨勢更為明顯。
行業分化 新編劇后浪推前浪
《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企查查獲悉,我國共有編劇相關企業1676家,其中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的共1199家。相關企業中,工作室共1190家,占比多達71%。在編劇相關企業中,企業經營范圍中包含關鍵詞“編劇”的共有1538家,占比約為92%。
從編劇相關企業的注冊資本看,絕大多數集中在100萬元以內,占比在81%左右。注冊資本在100-500萬元的企業數量次之,占比約10%,遠少于前者。同時,還有更多編劇選擇單干。有報告顯示,目前近六成青年編劇處在“單打獨斗”狀態,并沒有相關的工作室、制片公司或經紀公司。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單干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少流量編劇本身就是知名作家,即便不單獨簽約,也能將作品自由賣給相關公司;另一方面,則是編劇的工作性質導致作品難以量化與界定,因此同質化現象很容易出現,互相之間時有抄襲事件曝出,公司方面也是“賠七平二賺一”,使得部分公司認為專門培養職業編劇“不劃算”。
事實上,雖然疫情之下,宅經濟助了網劇一臂之力,編劇作為創作者,在生產方面受到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但由于不少劇組停拍、項目延遲,編劇想要賣出新作品、獲得新項目,也變得更加困難。據三家視頻網站(愛優騰)與六大影視制作公司此前聯名發表《關于開展團結一心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受疫情影響,影視行業有60個劇組停拍,100個項目延遲,預計今年電視劇產量將比2019年下降30%,廣告收入平均跌幅超過30%以上,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
企查查數據顯示,從編劇相關企業注冊量來看,2015年至2017年,編劇相關企業注冊量逐漸上升,2017年的注冊量為429家達5年之最,同比增長37%。2019年的注冊量為194家,同比減少6%。另據央視中國電影報道,今年甚至還有知名編劇開始“直播賣劇本”,引起外界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觀眾印象中,編劇一定需要很強的專業性門檻也在降低,新一代編劇不斷涌現過程中,非科班出身的編劇也越來越多。數據顯示,在近年青年職業編劇的原身份中,屬于“非相關行業從業者”的最多,占比高達22%;此外,小說、喜劇等其他文學形勢創作者,非影視相關專業學生,以及其他身份的,合計占比則約達25%;真正出身于編劇專業的僅占15%。
有編劇從業者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編劇行業的門檻相對不算高,只要“能寫好故事”就行,有好的故事,能受歡迎,自然就算是好編劇;但同時,想寫出真正受歡迎的故事并不容易,要最終堅持下來更不容易。因此,對編劇行業具有足夠愛好乃至信仰也同樣重要。
政策方面,《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對新編劇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據北青網報道,6月9日,為鼓勵大學生劇本創作,發掘優秀劇作人才,提供大學生專業實踐的直通渠道與才能展示的一線平臺,中制協青工委攜手北電文學系,發布公益比賽孵化高校“新編劇”,借此挖掘、培養并孵化優秀的青年編劇人才。此外,青島、杭州、海口等地,也接連出臺扶持影視文化產業新政策,加快培育充滿活力的影視發展生態,力促影視產業再升級。
有分析人士表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小制作網劇愈加越受到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努力讓劇情出彩的“性價比”會更高,也令編劇發揮的作用愈發明顯。說到底,影視劇作為“成人童話”,重點還是在于滿足現代人閑暇之余“做夢”的需求;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相關需求還會繼續釋放。(記者 陳雨禾)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多措并舉助力農業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縣開展春節走訪慰問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長安街開始布置花壇2022-01-15
- 洋碼頭首家文旅免稅直購店落地重慶十八梯景區2022-01-15
- 每戶將分到70斤!更多物資送達……直擊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現場2022-01-15
- 本土確診+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奧密克戎2022-01-15
- 數九寒天人心暖 濟南體彩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網點主題黨日活動2022-01-15
- 張家界景區80萬份旅游禮包迎新春 總價值兩億元2022-01-15
- 互通資源整合 青島市北區內外牽引支撐網格優勢延伸2022-01-15
- 敢于擔當抓發展2022-01-15
- 打造德陽城市新會客廳 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項目2022-01-15
- 茶房鄉提升商圈營商環境2022-01-15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一起看看治理書記的社區“治理經”2022-01-15
- 江西省交通工會一行到九江走訪慰問困難戶2022-01-15
- 品嘗到的每一滴國惜醬酒,都與它們有關!2022-01-15
- 2022年春運1月17日啟動 泉州市2493名駕駛人禁止參加春運2022-01-15
- 聊城受理涉嫌污染環境罪案件17件 33人被提起公訴2022-01-15
- 浙江嘉興海鹽縣一名密切接觸者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