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濃夾岸,蒼翠成溪。位于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南麓的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是我國紅心獼猴桃原產保護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地處絕佳的紅心獼猴桃產地,種植獼猴桃成為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的第一選擇。然而,諸多現實難題讓他們望而卻步:獼猴桃種植周期長,種植四五年才進入豐產期,資金從何而來?一旦在種植期間遭遇獼猴桃樹的“癌癥”——潰瘍病,數年心血付諸東流怎么辦?
近日,央廣網記者在蒼溪縣走訪發現,面對上述難題,當地金融機構探索出了“定制化”的金融“藥方”,讓貧困戶脫貧“不缺錢”“不怕難”。
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農民創業“不缺錢”
11月,在四川蒼溪五龍鎮,漫山蒼翠之中,深褐色的獼猴桃掛滿枝頭,跑山雞在林間悠閑覓食……這里是殘疾黨員馮明武帶領村民打造的家庭農場“自強農場”。
2011年,馮明武在外省務工時不幸因機械事故失去左手,積蓄耗盡的他決定返鄉創業。他借錢流轉20畝田種上了獼猴桃樹,搞起生豬養殖,發展起了新型循環農業。然而,2014年,在即將收獲的季節,他種植的獼猴桃樹卻患上了“潰瘍病”。創業失敗,30萬負債將馮明武的生活再度“拽”回貧困的泥沼。
天無絕人之路,由于有技術、講信用,銀行為馮明武提供了5萬元信用貸款渡過難關。2015年,馮明武養的豬出欄200頭,他從此擺脫了貧困。
政策的“春風”給馮明武帶來了致富資金。2015年底,蒼溪被列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之一,缺乏抵押物的農戶可以利用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進行貸款了。銀行通過對農戶承包土地面積、流轉土地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的經濟價值納入家庭主要資產進行評估,發放貸款。
馮明武陸續用自強家庭農場的50畝土地的經營權進行了抵押,累計從蒼溪農商銀行五龍支行獲得了45萬元貸款。在這些資金的支持下,馮明武的自強家庭農場規模已經擴展到80畝,獼猴桃年產量達到60噸以上,不僅他自己每年凈收入十余萬,周邊的7戶共24個貧困戶也在他的帶動下,通過流轉土地和農場務工有了穩定收入,實現了脫貧。
“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最高可以貸到500萬,特別適合投資規模大、前期投入大的經營主體,既激活了土地價值,也解決了他們融資難的問題。”蒼溪農商銀行行長陳德勇向記者表示。
“融資難”解決了,融資的成本怎么樣?陳德勇介紹,蒼溪農商銀行采取了“央行扶貧再貸款+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模式,央行扶貧再貸款支持的部分,貸款利率實行貸款基準利率,種植戶融資的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以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為契機,蒼溪農商銀行為1540戶經營業主提供了29545萬元貸款,流轉貧困農戶土地12440畝,通過規模化發展特色種植業,直接吸納561名貧困人口就業。截至9月末,蒼溪縣轄內4家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2729筆7.72億元。
特色農產品保險“擋風雨” 發展產業“不怕難”
作為廣元市規劃的七大產業之首,獼猴桃種植在廣元市十分普遍,獼猴桃栽種面積占全國29%。但種植獼猴桃成本高,種植風險大,一旦遇上自然災害等風險,不僅致富難,還可能背上債務負擔。
2015年,在蒼溪縣龍王鎮友誼村獼猴桃種植園,極端高溫天氣導致潰瘍病大規模爆發,這讓種植園負責人張平焦急又沮喪:“眼看著快到手的錢掙不到了,前期投入的錢也回不來了,特別想放棄。”
讓張平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保險公司的人上門來理賠。通過現場查勘,人保財險廣元分公司給予了張平30萬元理賠款。原來,2014年,友誼村獼猴桃園區投保過獼猴桃保險。
“發展農業種植最怕中途資金鏈斷裂,產業無法持續,放棄打藥、施肥之后,就前功盡棄了。”廣元市保險行業協會會長、人保財險廣元分公司總經理吳運全告訴記者,為了保障獼猴桃種植的持續性,人保財險廣元市分公司2013年推出了特色保險產品——獼猴桃保險。
普通農戶只需支付每畝100元保費中的25元,即可獲得每畝2000元保額,其余75元保費由財政補貼;種植園主則只需支付45元保費,由財政補貼55元,即可獲得每畝2000元保額。
最初,保險公司將獼猴桃保險的賠償范圍僅覆蓋自然災害類損失。看著獼猴桃種植戶常為發病率高、易傳染、難根治的潰瘍病發愁,保險公司報批之后,在賠償范圍中增加了潰瘍病。
吳運全向記者介紹,這一變化受到了種植戶歡迎,廣元市獼猴桃特色農業保險投保面積從2013年的5872畝迅猛增加到 2018 年的 5.76萬畝,保費收入也從2013年的58.72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576萬元。
“有了保險公司這個保障,我們種植戶壓力小了不少,比以前安心多了。”張平向記者表示,截至2018年底,他所在的種植園累計獲得賠償87萬元,這些賠償使他能夠在災后迅速恢復生產。通過開展規模化種植,張平的獼猴桃種植園帶動了周邊83戶農戶、10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近年來,廣元市特色農業保險的保險面不斷擴大,目前廣元市已經開辦涵蓋蔬菜、煙葉、獼猴桃等在內的特色農險產品 19個。截至10月末,廣元市特色農業保險累計收入保費達1.12億元,特色農業保險賠款累計支出1.22億元。(記者 馬文靜)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多措并舉助力農業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縣開展春節走訪慰問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長安街開始布置花壇2022-01-15
- 洋碼頭首家文旅免稅直購店落地重慶十八梯景區2022-01-15
- 每戶將分到70斤!更多物資送達……直擊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現場2022-01-15
- 本土確診+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奧密克戎2022-01-15
- 數九寒天人心暖 濟南體彩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網點主題黨日活動2022-01-15
- 張家界景區80萬份旅游禮包迎新春 總價值兩億元2022-01-15
- 互通資源整合 青島市北區內外牽引支撐網格優勢延伸2022-01-15
- 敢于擔當抓發展2022-01-15
- 打造德陽城市新會客廳 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項目2022-01-15
- 茶房鄉提升商圈營商環境2022-01-15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一起看看治理書記的社區“治理經”2022-01-15
- 江西省交通工會一行到九江走訪慰問困難戶2022-01-15
- 品嘗到的每一滴國惜醬酒,都與它們有關!2022-01-15
- 2022年春運1月17日啟動 泉州市2493名駕駛人禁止參加春運2022-01-15
- 聊城受理涉嫌污染環境罪案件17件 33人被提起公訴2022-01-15
- 浙江嘉興海鹽縣一名密切接觸者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