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有道赴美上市之路,能走通么?

剛剛過去的國慶期間,網易有道正式向SEC遞交了赴美IPO招股書。公司擬申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代碼為“$(DAO)$”。

關于這一消息,不少網易員工表示并不意外。“有道上市,內部傳了很多年”,據一位受訪者透露,這些年來,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有道在內部的戰略地位一直處于上升狀態,甚至他認為,目前,其重要性不亞于電商。

——從2007年發布有道詞典,2014年推出在線課程,再到2018年“AII In K12”,如今的網易有道,業務覆蓋面確實很廣。根據招股書的劃分,有道目前有四大業務版塊:以有道精品課為核心的直播課程;包括詞典、少兒詞典在內的學習工具;包括翻譯王、詞典筆在內的智能硬件;以及,包括有道閱讀在內的互動類學習軟件。

簡單來說,以詞典工具為引流人口,再在這個基礎上做課程變現,輔以硬件支持,未來還有可能在更高技術的軟硬件中獲得新的支持,有道的業務思路還是很清晰的。

而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一方面,《銳問》認為,是因為流量閉環已經完成;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其自身業務拓展、包括融資等需求的考量。畢竟,眾所周知,在線教育是一個非常營銷成本非常高的行業。

此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有道團隊在內部已經長跑超過十年。此番上市,也能起到內部激勵的效果。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參與期權認購的內部員工,當年的行權價格在每股1.5美元至3.5美元之間,如今,這筆期權的公允值已由不到1美元漲到7.29美元。

一、有道詞典:“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道詞典,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產品。

據內部人士透露,最早,它只是“周楓寫的一個瀏覽器插件”,“當時他覺得可以試一試,沒想到用的人很多,才開始做這個項目。”

結果其增長超出了團隊的預料:2007年底,網頁版詞典用戶猛增,有道發布了第一版PC客戶端;2009年初,詞典發布第一個手機版本,年底詞典用戶數超過2500萬;2013年,用戶量突破 3億,月活超過 5000萬。

“早期的有道詞典基本依靠口碑傳播,推廣上沒怎么花錢。”一位網易內部人士在接受《銳問》采訪時認為,有道詞典之所以能夠做到今天這樣的體量,與團隊的技術優勢和產品的細節打磨不無關系。

除了界面簡潔、查詞速度快、安裝包小等特點之外,網易有道還會利用搜索技術去網上抓取新詞、熱詞,豐富詞庫;再加上機器翻譯等功能,可以說是全方位滿足了當時用戶對于一個詞典的工具需求。

作為對比,滬江的小D詞典很能說明問題。因為從2013年開始,小D和有道在詞典應用排行榜上,就長期處于相互追逐的狀態。

最終網易有道在這一賽道勝出,拋卻后期戰略包括業務邏輯等問題,一位滬江內部人士認為,僅從產品打磨的角度而言,其“產品團隊確實不如網易有經驗”。

在他看來,滬江作為一家在教育領域有一定積淀的公司,對互聯網產品精細化打磨的經驗還不足。而這,恰恰是有道的長處。

“有道的技術和產品團隊,確實是很強”。一位在線教育行業CEO在接受《銳問》采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二、“有道詞典很成功,有道課程就一定成功嗎?”

詞典工具的優勢在于,它雖然免費,但日活很高,可以給用戶提供更多的接觸面,延展更多的需求。比如,搜索單詞的同時,給用戶提供單詞方面的在線課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需求的延展,一定是要自然發生的。比如當時滬江的小D詞典,直接轉化一對一的口語課,客單價在兩三萬左右,就很容易給用戶造成心理不適。

而網易,因為多年打磨產品,更有互聯網思維,所以在思考這件事的邏輯上,他們會選擇從一些低價課程著手。

這背后體現的,本質上還是教育公司和互聯網公司思考方式的不同:

教育公司習慣“高舉高打”,因為對自己的教研力量有信心;互聯網公司知道自己在教研力量上相對薄弱,“不是科班出身”,就會傾向于借力打力,比如,早期引入外部優質內容,吸引用戶。

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道。教育的核心壁壘還是在于教研資源。對此,有道自身其實也有非常清醒的認知。

所以當時,據網易內部員工透露,有道會拿出比非常高的比例去補貼平臺上的老師。2016年,有道還推出“同道計劃”,豪擲5億培養20個教育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多為三、四個人,由名師帶頭制作教育內容,專攻課程差異化。

對比新東方在線,因為有自己的教育資源,毛利率高達80%,而網易有道,2017年的毛利率是35.5%,2018年為29.6%,2019年上半年為29%。顯然,師資、教材等的開支限制了有道毛利率。

“有道詞典很成功,但有道課程就一定能成功嗎?”一位k12從業者在接受《銳問》認為,從純粹的產品和技術供應商,到內容與服務的提供商,這種轉變還是給有道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在招股書中,有道定位自己是一家“智能學習”公司。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確實也不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在線教育公司。比如我們看到,它會強調技術對于在線課程的賦能;以及除了在線課程之外,它還布局了硬件等其他業務。

從流量的邏輯來說,軟硬件一體容易形成閉環。但前提在于,硬件的鋪設量要足夠大,品牌的影響力要足夠廣。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后期其實也很難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盈利。

簡單來說,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網易有道的優勢在于,它有著非常好的流量基礎、非常精細的產品和技術思維、業務布局也非常廣泛;另一方面,它畢竟是“半路出家”,在教研方面的經驗積累還很難與很多教育企業相抗衡,同時,也面臨在線教育行業營銷成本居高不下的通病。

三、在線教育,一門需要長期堅持的生意

不少業內人士反映,去年還有很多VC在看在線教育領域的項目,今年“都不怎么看了”。這其中,少部分人可能轉去做了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細分賽道的投資;還有一部分人,因為“看不懂”,直接就轉去教育外的其他方向了。

——從時間線來看,2013年是中國在線教育元年,也差不多是那個時候開始,由于資本的助推,在線教育企業頻頻傳來融資的消息。但短短幾年,被吹到風口浪尖,又銷聲匿跡的,也不在少數。

說VC“看不懂”教育,這一點其實經不起推敲。本質還是在于,大多數VC的邏輯是增長和變現。當這些原本看科技和消費方向的投資人轉去看教育時,他對于教育的理解,和長期在行業淫浸的人相比,必然是很難深厚的。

一位在線教育行業人士就認為,不少投資人還是把在線教育當成互聯網產品在看。“你作為一個互聯網產品,只要能有效獲客、保證體驗、持續出售就好了”,但這位人士又認為,教育會附加一個屬性,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接觸,和“點燃”。

“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溫暖另一個靈魂。”這是他們的觀點。

也是基于這個維度的考慮,翊翎資本創始合伙人王斌表示,自己不會去看純線上的教育項目。此前,他曾投資過包括一土學校、未來學院這樣的項目。“我們投的那兩家,都是以培養內心豐盈的公民為目標的。”他說。

但同時,他也不完全否認線上項目的價值。畢竟純線下的天花板也非常明顯,而線上,可以解決地域等各方面問題,大大提升效率。

關于這一點,十多年前的東奧會計網校,是很好的例證。包括近幾年的學而思網校。利用他們長期以來的教研優勢,又增添了很多線上互動的玩法,在家長心目中的口碑都非常之高。

也就是說,在線教育其實在2013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但這些產品的重點和核心依然是優質的教研資源。反觀2014年以后被資本吹上風口又掉下來的項目,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對教育這件事的理解不足。

歸根結底,教育是一門非常慢的生意,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與老師溝通、打磨教程,這才是教育的核心。“這個行業門檻太高了,不是靠錢和流量就能打起來”,某業內人士說道。

而對于那些真正想要做好在線教育的企業來說,他們面臨的挑戰就不止是教研,還有行業的培育(營銷成本),包括技術搭建、運營、銷售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投入,也非??简炂髽I的真正實力。

美港股的幾家主要在線教育上市公司:從2016年6月中國在線教育赴美上市的第一家公司51talk,到2018年赴美上市的流利說、赴港上市的新東方在線,以及2019年6月IPO的跟誰學。除了跟誰學一家盈利,其他全部大幅虧損。

先虧損,再規?;?,再實現盈利,這是互聯網的邏輯。但大多數投資人和在線教育企業的擔心在于,這場燒錢大戰,還要持續多久?

“我認為盈利只是表面的,盈利能力才是根本。”一位在線教育行業CEO在接受《銳問》采訪時如此表示。

“當下在線教育的復雜局面來說,能生存就不容易了,生存之后再發展。”在去年上市未成功、今年開始收縮戰線之后,一位滬江內部人士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線教育項目確實并不容易。不過欣喜的是,整個行業一直是處于不斷進化的過程當中。比如前幾年,所有人都不相信口語市場的潛力,但近幾年,它已經成為了大家不容小覷的細分市場。

“黎明前的黑暗。”

——他們如此形容當下的狀態。

注:老虎證券旗下深度內容平臺《銳問》已于近期上線,歡迎關注微信公號:銳問 Record(tigerrecord)。

本文不構成且不應被視為任何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的協議、要約、要約邀請、意見或建議。本文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老虎證券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意見,也不構成某種投資或策略是否適合于您個人情況的陳述,或其他任何針對您個人的推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