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退市股并不值得投資者“念念不忘”

在網紅旅游地、美食館,“打卡留念”是很多人的共同選擇。今年以來,這股“打卡”風潮也傳導至A股市場進入程序的退市股。筆者認為,“打卡”固然是投資者和資金的自主選擇,但能否真的“留念”卻不一定。

10月16日,因重大違法被交易所決定退市的長生退進入退市整理期;同一日,雛鷹退正式被深交所摘牌。兩家公司在退市整理期“擦肩而過”,一進一出之間,股價表現懸殊:長生退一開盤,股價就封死跌停,且被數十萬手封單壓頂;雛鷹退在退市整理期最后一日(10月15日)以0.17元/股開盤,盤中最高達0.19元/股,最終收于0.17元/股,全天換手率4.79%,振幅達11.76%。此外,在A股摘牌倒計時的幾個交易日里,雛鷹退持續了股價高振幅走勢:10月10日至10月14日的三個交易日間,該股單日振幅分別達16.67%、12.5%、18.75%;而且,該公司最后四個交易日共計成交33395萬股,成交額為5702萬元。

筆者注意到,今年的退市股中,并不僅有雛鷹退如此表現。此前,華澤退、眾和退、退市海潤聯袂于5月27日進入退市整理期,7月8日為最后一個交易日。在上述三家公司退市整理期的最后幾個交易日,同樣有不少投資者前往退市股“打卡留念”。

以退市海潤為例,最后兩個交易日總成交額達到5267萬元?;蛟S在很多投資者看來,退市公司每股股價不足一張公交車票的價格,投資意味著可以保留與退市公司一起返程的希望。但是,從這些公司摘牌前幾日的成交量來看,參與“打卡”資金的總額已經是億元量級,并不能算作很“小眾”。

“打卡”是為了“留念”,那么這些資金的“念”無疑是豪賭其能像曾經的長航油運(如今已更名)一樣重返A股。成功經驗固然誘人,但是長航油運迄今只有一個。而且,就上述幾家公司退市原因而言,退市海潤觸及凈資產、凈利潤和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等三項強制退市標準;華澤退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后的首個年度報告;眾和退暫停上市后首個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凈利潤及凈資產為負值、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雛鷹退屬于面值退市,且退市前也是債務纏身、業績不佳、被立案調查……

今年5月份,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指出,“深化存量改革。借鑒成熟市場經驗,在把好入口、引入優質公司的同時,拓寬出口、分類施策,平穩化解存量風險”,以及“要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實現多種形式的退市渠道。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一退到底,促進‘僵尸企業’、‘空殼公司’及時出清”。此外,交易所在一線監管中也屢次強高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并強調“抓兩頭、帶中間”的監管思路。

筆者認為,退市股重返A股雖然有著理論上的概率,但是卻并不值得投資者“念念不忘”,甚至很可能辜負投資者期待。真正的流量擔當應該是A股市場中的“優等生”,畢竟,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上市公司、監管者、投資者及市場各參與主體的勠力同心。(張歆)

關鍵詞: “打卡”退市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