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中秋假期中,依托中秋賞月,各地瞄準夜間經濟“大做文章”。河南少林寺景區舉行第三屆“中秋望月詩會”,嵩陽書院舉辦“中秋祈福 弘揚傳統”文化活動;福州推出登高賞月、古厝賞月、露營賞月等12條賞月主題旅游線路、20余場文旅節慶活動;在武漢、西安、重慶、廈門、成都等城市,夜幕下的商圈、景點紛紛變身網紅打卡地……
隨著夜間經濟的發力,近來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文旅消費成為“夜宵”以外新的風口。
“月光消費”需求井噴
9月13日,正值中秋節,在廣東佛山市的一家建筑企業從事設計工作的王永明,因為加班無法回河北老家。正愁下班后不知道該干啥,手機里一個學習平臺APP首頁推薦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
這篇文章題為《夜宿圖書館你試過嗎?廣東佛山文旅產業探索“夜間模式”》,介紹了佛山順德圖書館推出的夜間活動“奇妙夜之中秋十二時辰”。看完文章后,王永明決定和朋友去一探究竟。
“以前下班或放假,除了和朋友們喝酒吃飯、K歌外,幾乎很少有其他活動。時間久了,也覺得沒意思,再說晚上吃多了也不健康。”王永明說,領略了順德區圖書館的夜間文化節目后,他感到耳目一新。
和王永明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城市夜間消費的產品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夜間文化旅游成為豐富游客消費體驗、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重要抓手,消費者的群體規模、消費產值、用戶畫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良辰文旅公司市場品牌負責人何海濤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期發布的《2019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夜間是消費的“黃金檔”。報告稱,21時~22時是淘寶成交最高峰,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比例超過36%。23時到次日凌晨3時,數萬人在天貓“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眼霜”。19時到次日早晨6時,在傳統信用機構的休息時段,網商銀行的小微借貸占比高達26%。
此外,還有不少機構的報告顯示,在互聯網經濟帶動下,夜間餐飲消費增長迅速,同時,觀影、觀演等文化消費正成為夜間消費的新內容。
多地出臺政策助力夜間文旅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有條件的旅游景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游覽服務。
根據《意見》,到2022年,全國將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同時,各地將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
連日來,有關夜間經濟的制度設計正不斷轉化為現實。日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發布消息,該部門收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復函,允許海南在重點旅游區內設置通宵營業的娛樂演藝場所。隨后,海南多個景區接連推出海島露營、夜間演出、乘船夜游等多種形式的夜間旅游產品,以延長游客駐留時間、提高過夜率。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底,陜西、遼寧、甘肅、山東等多地為推動旅游“夜經濟”密集出臺各種措施。其中,陜西西安趁《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之際,延長了陜西歷史博物館、白鹿原影視城、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等多家景區的開放時間,開設夜場活動,增加多個夜間旅游消費項目。
“從政策層面看,近期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的鼓勵夜間旅游發展相關政策,正在匯聚成為夜游行業發展的強大動能。”何海濤認為,夜間經濟席卷市場,文旅將成為其中的重頭戲。
有業內人士表示,伴隨消費升級和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游客更渴望深度體驗當地文化,相較于白天走馬觀花式的觀光體驗,夜晚更有休閑情調,更符合休閑需求。隨著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我國夜游產品業態將更加多元。
“夜間文化旅游的井噴已經蓄勢待發,夜游產業將成為驅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時空載體,成為撬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何海濤表示。
需打造綜合性夜游產品
隨著夜游經濟走熱,各地不斷推出新的激勵政策,各路資本也搶灘涌入,夜間文旅市場一片火熱。在故宮今年舉行燈光秀后,不少游客發現,燈光秀、夜間演出、夜市等幾乎成為各旅游城市的“標配”,但內容形式卻呈現出同質化。
在各大旅游APP上,不少游客在打卡當紅商圈或景點后發問,為何白天逛的景點五花八門,但一到晚上,商品和服務卻大同小異?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不少地方的夜間文旅業態存在明顯的同質化,無論是景區線路、城市燈光設計,還是深夜食堂的打造,包括文化演出的內容,都給人感覺差不多,缺乏新意。”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認為,目前,市場上還缺少對于目的地城市綜合性夜游產品的打造,并且夜間旅游產品仍較為單一,開發深度不足。只有合理布局,避免千城一面,才能充分發揮出旅游之于夜經濟的引擎作用。
此外,夜間經濟的保障與配套問題也受到各界的關注。在政府部門大力提倡、企業與資本蜂擁入場、消費者積極參與的同時,夜晚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否及時跟上,或將成為影響夜間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何海濤表示:“一方面為夜游消費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環境保障,另一方面要及時防范噪音、油煙污染等新的治理問題,這都考驗著城市治理、產業發展、行業監管的智慧。”(記者 蘭德華)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多措并舉助力農業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縣開展春節走訪慰問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長安街開始布置花壇2022-01-15
- 洋碼頭首家文旅免稅直購店落地重慶十八梯景區2022-01-15
- 每戶將分到70斤!更多物資送達……直擊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現場2022-01-15
- 本土確診+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奧密克戎2022-01-15
- 數九寒天人心暖 濟南體彩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網點主題黨日活動2022-01-15
- 張家界景區80萬份旅游禮包迎新春 總價值兩億元2022-01-15
- 互通資源整合 青島市北區內外牽引支撐網格優勢延伸2022-01-15
- 敢于擔當抓發展2022-01-15
- 打造德陽城市新會客廳 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項目2022-01-15
- 茶房鄉提升商圈營商環境2022-01-15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一起看看治理書記的社區“治理經”2022-01-15
- 江西省交通工會一行到九江走訪慰問困難戶2022-01-15
- 品嘗到的每一滴國惜醬酒,都與它們有關!2022-01-15
- 2022年春運1月17日啟動 泉州市2493名駕駛人禁止參加春運2022-01-15
- 聊城受理涉嫌污染環境罪案件17件 33人被提起公訴2022-01-15
- 浙江嘉興海鹽縣一名密切接觸者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