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左永剛:進入下半年以來,各地國企改革重點任務相繼明確,其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成公司制改制任務、加快國企重組整合進而整體上市成為三大亮點。
專家認為,混改在本輪國企改革中的地位將明顯提高
■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
回顧近幾年國企改革進程可以看到,改革已從圍繞頂層設計及多項試點工作推進的“多點開花”局面,轉為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的“一點突破”局面。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這標志著本輪國企改革已經進入“2.0階段”,同時也意味著混改在本輪國企改革中的地位將明顯提高。
今年以來,地方國企混改成功的案例明顯增多,如作為我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將迎來省內首例國企混改并整體上市。據悉,浙江省物產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上市方案已獲證監會批準同意。該集團整體上市后,國有控股占比54.42%,其余由戰略投資者、管理層和業務骨干等持有。
8月13日,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提高地方國企資產證券化率,即通過資本運作推動資產證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盤活上市公司資源,從而實現內部資源優化整合以及實現國有資產價值最大化。
在地方政府推進國企混改過程中,云南白藥的混改案例一直備受各界關注,而其公告也將此次混改列為“重大無先例事項”。
據悉,今年6月6日云南白藥繼新華都后再次引入江蘇魚躍,變更后的股權比例為云南省國資委持股45%,新華都持有45%股權,江蘇魚躍持有10%股權。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在于通過引進民營資本進一步激活國企運營效率。”盤和林認為,以往在地方國企混改過程中,通常會保留51%以上的控股權,此次云南白藥在讓渡股權方面的力度超出想象,尤其是讓民資與國資在股權比例上真正實現平起平坐,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案例,有利于民營資本真正建立以股權為基礎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盤和林認為,此次混改后,云南白藥將逐步由產業向服務轉型,而新華都在商業零售等服務領域積累的公司實力,肩負著幫助白藥控股建立市場化體系的“義務”。顯然,白藥控股引入新華都是強強聯合,而不僅僅是“財務投資者”,這符合國企混改精神;而引入江蘇魚躍則不僅僅是發揮產業協同效應,應該也有出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考慮,江蘇魚躍市場化的基因和豐富的市場化經驗,將有助于白藥控股建立市場化導向的公司治理和決策機制。
盤和林表示,隨著今年深入推進國企混改,各地的混改思路愈發清晰,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員工持股試點等方式仍是地方國企混改的主要路徑。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地方國企混改或呈現三大趨勢,即國資不追求絕對控股,重視與新進合作伙伴的戰略協同,加大核心員工持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