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科技 財經 汽車 房產 圖片 時局 股票 導購 建材 手機版

鄉村垃圾變寶記:垃圾分類減量 風景取代垃圾池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17-07-17 10:37:27
 位于蘇子河下游的古樓村隸屬于遼寧撫順新賓縣上夾河鎮,一年多前還在河邊擺放的臟亂垃圾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古樸典雅的水岸長廊和美麗花草。像古樓這樣找不到垃圾的村在全縣還有25個,作為試點村,他們為全縣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減量積累了經驗。

  新賓縣是全國生態建設重點縣,“山上綠樹蔥蔥,山下垃圾成堆”是這個縣多年的真實寫照。縣委書記那學成說,農村的垃圾基本上散倒在村邊、道邊、溝邊、河邊,整治農村垃圾一直在搞,但突擊式、運動式的整治并未改變“臟亂差”狀況。

  針對頑疾,2016年初,新賓縣提出實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婦女主力、社會參與”的辦法,推行垃圾分類減量,全縣181個行政村,第一年啟動26個試點村,2017年啟動87村,第三年全縣鋪開。

 

  在古樓村村民李廣珍家,記者看到在院里菜地一角,一塊藍色的大塑料布蒙在一個坑上面,李廣珍告訴記者,剩菜剩飯都倒在坑里留著漚糞,爐坑里的草木灰也是好肥料,倒到地壟里,種的土豆、地瓜不長疤。“那些塑料瓶是等著賣的,那些秸稈直接燒大鍋”,李廣珍說,只要動動手分一分,什么垃圾都能派上用場。

  上夾河鎮黨委書記程佩林介紹說,在試點村,要求村民將垃圾分為可漚糞和其他垃圾,其他垃圾細分為可賣、可燃、可填埋和有毒有害垃圾四類。

  記者在這個縣的勝利村、李家村、下青村、大琵琶村等幾個村了解到,村里有專門的封閉垃圾車定時收集各戶分類垃圾,可漚糞的垃圾可以自留也可送到村公共漚糞池,成肥后分回農戶;可賣垃圾由村里定期聯系廢品回收;可燃垃圾在自家坑燒掉;建筑垃圾由村民自行填坑平整村路或由村里收集統一使用;電池、農藥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由村里統一收集送相關部門科學處理。

  “泔水開門潑,垃圾隨處扔”是農戶多年養成的習慣,記者在部分試點村看到,各村結合本村實際采取不同的辦法轉變村民觀念,適應垃圾分類。

  針對一開始群眾參與度不高的問題,一些試點村提出了黨員和村民代表公示制,黨員在家門口掛黨旗,村民代表掛國旗,標注姓名,在發揮示范作用的同時,還分別包戶推廣。

  經過一年多的推進,26個試點村垃圾分類減量取得初步成效。古樓村村主任谷懷春說,2013年村集體花2萬元在河堤上建了10個垃圾池,雇用一個保潔員清理垃圾,每天都要往垃圾場運送垃圾3到4車,垃圾除不凈還給村里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如今一天的垃圾量不足一車,原來每年4萬元衛生整治費用也減少了一半。”

  據了解,26個試點村垃圾產生量平均減少70%以上,保潔人員減少11人;垃圾箱(池)取消了411個,環境衛生運行費用由年86萬元減少到60萬元。

  2017年,新賓縣又啟動了87個村,記者在新啟動的幾個村看到,垃圾分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村民的觀念已發生重大變化,正努力適應垃圾分類的新的生活方式。

責任編輯:FG003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新化月報網-記錄中國、解讀天下!所有文章、評論、信息、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Copyright 2013-2017 新化月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16044039號-54
 

QQ聯絡:183 291 366     www.qygs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lianxiwangzhan5@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