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融創中國讓資本市場充滿信心的,正是近期不斷攀升的業績”。截至7月5日,已經有二十多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1-6月份的銷售業績。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被稱為“并購王”的融創中國上半年銷售額突破千億,超過年度業績目標的50%。
今年上半年,受普遍性的地方政策影響,房企月度銷售波動,部分月份甚至環比下降明顯。但是從半年數據來看,規模房企的門檻和行業集中度均在提升,強者更強的趨勢更加明顯。
市場機構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銷售數據顯示,融創中國1-6月實現銷售面積582.3萬平方米,累計銷售額1088億元,僅用半年時間達到千億規模。另外,從完成率看,上半年已經完成年度業績目標2100億的52%。
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分析人士指出,6月份單月融創中國實現銷售金額285億,創下企業單月銷售歷史新高。“融創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提前布局重點一二線城市,且通過收并購獲得充足的土地儲備,有力促進了銷售的增長”。
6月29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認為,融創中國未來將實現大規模的盈利增長。報告預測,得益于利潤的恢復和收入的增長,融創中國2017-2019年盈利水平可以保持年復合64%的增長率,其2017年股價的漲幅未能反映其未來利潤的改善,并給出了18.5港元的建議目標價。6月30日,海通證券的投研報告將融創中國評為“買入”評級,認為公司蘊含較大成長潛力,長期看好融創中國,尤其是2018~2019年,融創中國將受益于前期土地儲備和戰略投資帶來的增量,建議目標價為19.4港元。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今年上半年龍頭房企變化特征來看,雖然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樓市規模化的發展時代已經過去,樓市也進入新一輪的市場調整期。但是,今年上半年龍頭房企的銷售規模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利用今年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樓市進入市場調整期重新洗牌市場,進一步實現銷售業績快速增長,出現“大者恒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的局面,甚至僅僅上半年就出現7家1000億銷售規模的房企。
張宏偉認為,從下半年龍頭房企業績變化趨勢來看,由于市場將進入實質性的調整期,龍頭房企還會利用自己規模化的優勢,確保規模上的市場地位。他分析認為,“在今年下半年,‘買地太貴就買上市公司’這種方式還會受到善于資本運作的品牌房企的歡迎,比如像融創這樣的企業。仍然會通過買項目、買公司這樣外延式的擴張方式繼續沖業績”。
2016年全年業績顯示,融創中國當年的銷售業績超過了1500億元,同比增長121%;銷售單價達到了20480元;綜合實力排名行業第七位。當年,融創在多個維度實現大的跨越:銷售突破千億規模、綜合排名至行業第七、成功并購并實現充裕土地儲備、區域布局基本成形、入股樂視實現跨行業戰略投資等等。
截至2016年底,融創手持現金698億元,較2015年底的271億元提升158%。同年,融創成功開拓廣州、深圳、青島等一二線核心城市,逐漸形成了北京、華北、華中和海南等八大區域、40余座一線、環一線和核心城市的全國布局。截至2017年3月25日,公司總土地儲備量為7912萬平方米。記者 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