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科技 財經 汽車 房產 圖片 時局 股票 導購 建材 手機版

連續“買買買” 三大國際機構兩家調低融創評級

來源:新京報 發布時間:2017-07-13 09:58:22

  就在孫宏斌擬631.7億元收購萬達資產之時,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中的兩家均下調融創的企業信用評級。

  7月12日,惠譽宣布下調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企業評級至BB-。此前一日,標普宣布將融創中國的長期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穆迪暫時保留了B+評級,但也表示出對融創中國的擔憂。

  三大機構兩家調低融創評級

  7月12日,惠譽將融創中國評級下調至BB-,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此前一日,標普宣布,將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B+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和cnBB-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并將這家房地產開發商未償還優先無抵押債券B長期債項評級和cnB+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同時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穆迪雖然暫時維持對融創的B+評級,但是,發表了意見,將展望從負面調整至負面觀察。

  標準普爾稱,基于收購土地及建筑開支上的龐大投資,預計融創控股的經營性現金流將繼續為負,未來需要依賴進一步舉債以支持發展。

  通常來說,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企業的信用評級是基于該企業的現金流、資產狀況、未來前景等多種因素做出的,對企業的融資影響較大。

  融創中國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融創中國總負債2577.72億元,凈負債率為121.5%。

  融創房地產100億公司債終止發行

  在調降評級的幾乎同一時間,昨日,新京報記者從上交所網站獲悉,融創中國的下屬子公司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創房地產)計劃發行的100億元私募債已經終止發行,最后更新狀態日期為2017年6月16日。

  據了解,該擬發行的債券名稱為“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2016年公司債券”,承銷商和管理人為中信建投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債券品種為私募債。7月12日下午,新京報致電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欲了解相關情況,接線人員表示,因記者沒有具體的采訪聯系人將不能進行電話轉接。在留下記者本人的聯系方式后,也未獲得回復。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證券公司債券業務部的人士表示,私募債是面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上交所和深交所是否同意為私募公司債安排掛牌轉讓,核對的關注點是信息披露完備性,并不對發行人經營能力、債券投資風險進行實質性判斷。

  上述人士稱,私募債在獲得發行批準后,有1年的發行有效期,發行主體可以根據資金需求情況和市場靈活選擇債券發行方式和規模,如果受市場惡化、利率等影響,也可以主動申請取消發行。

  據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券2016年年度報告,僅2016年融創房地產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完成了非公開發行債券150億元、公開發行債券40億元。截至2016年12月末,融創房地產還有應付債券余額247.38億元。

  分析稱房地產終止發債系監管新規影響

  融創房地產并沒有公布終止發行的原因,但據一位律師分析,可能是因為上交所、深交所實行的公司債新規,導致融創房地產調整了發債計劃。“對于房地產公司來說,買地是主要的投資之一,如果不能滿足自身需求,發行主體應該會根據新的規定做出調整。”

  2016年10月,上交所、深交所先后下發《關于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其中明確規定,房地產企業應合理審慎確定募集資金規模、明確募集資金用途及存續期披露安排,房地產企業的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不得用于購置土地。

  募資無法用來買地,對于一直十分看重土地儲備的融創來說,無疑是套上了一道枷鎖。

  終止發債的并非融創一家。7月7日,證監會公司債券監管部披露的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審核情況顯示,有華發股份、上海西部等13家房產企業申請終止審查或者中止審查發行公司債券。

  據資料顯示,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金融城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東渡豐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蘇寧環球集團有限公司5家公司屬于“發行人撤回發行申請”。上海西部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貴陽金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公司為“發行人申請中止審查”。

  ■ 追問

  “萬達式”并購是否成融創“拿地”新手段?

  在限制房企用公司債所得資金拿地之后,融創轉手以貸款的形式并購萬達旗下資產,此舉是否成為了融創拿地的“新手段”?

  昨日,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房地產融資環境緊張,房地產企業如果想獲得充足的現金流變得十分困難,而萬達與融創通過指定銀行的貸款獲得296億元的授信,則十分明智,避開監管嚴密的渠道。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當前房地產企業通過銀行、信托等渠道融資日益艱難,尤其是信托渠道基本關停,但是,目前監管層在企業并購方面的管控并沒有那么嚴格,因此,在融資渠道被封堵的情況下,萬達與融創的本次并購可謂“巧妙”。

  在嚴躍進看來,本次收購有可能將引起監管部門的警惕,后續為了防控風險,可能會出臺監管措施。比如,將加強對大規模的并購交易的監管,包括轉讓股權、聯合開發、股權抵押、股權質押等做法都將更加嚴格。

  他認為,從細項來看,并購交易的目的、并購資金來源等都需要說清楚,拿地也備受限制。這些項目將來或被要求充分的信息披露。

  7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M2同比增長9.4%,增速比5月末低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在10%以下運行。對此,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指出,隨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落實,金融機構表外擴張速度有所放緩,由此派生的存款和M2增速相應下降,這是金融體系內部去杠桿的客觀結果。

  嚴躍進認為,從央行公布的M2數據來說,貨幣政策整體收緊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收緊以后對整個市場融資尤其是房地產融資起到明顯的管制效果,后續房地產融資將更加困難。

  ■ 觀察

  發債終止,評級下調,融創“怕了嗎”?

  就在孫宏斌擬631.7億元收購萬達資產之時,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中的兩家均下調融創的企業信用評級。

  7月12日,標普宣布,將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B+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和cnBB-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并將這家房地產開發商未償還優先無抵押債券B長期債項評級和cnB+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同時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同日,惠譽將融創中國評級下調至BB-,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穆迪雖然暫時維持對融創的B+評級,但是,發表了意見,將展望從負面調整至負面觀察。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份,融創以150億元的總代價收購樂視網8.61%股權、樂視影業的 15%股權和樂視致新約33.5%股權后,穆迪等評級機構便下調融創評級。

  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梁鎮邦表示:“負面的評級展望反映了穆迪對融創業務風險加大的憂慮,因為融創對樂視尚在發展中的業務并沒有任何經驗。此外,如果樂視擴充業務時需要進一步融資,融創的流動性狀況可能會受到影響。”

  通常來說,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企業的信用評級是基于該企業的現金流、資產狀況、未來前景等多種因素做出的,對企業的融資影響較大。銀行、債券、票據、信托等融資渠道將更加謹慎,勢必影響信貸規模。

  那么,目前手握樂視、萬達資產的融創,現金流將進一步緊張,未來融資會更加困難嗎?這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云琦 金彧

 
責任編輯:FG003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新化月報網-記錄中國、解讀天下!所有文章、評論、信息、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Copyright 2013-2017 新化月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16044039號-54
 

QQ聯絡:183 291 366     www.qygs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lianxiwangzhan5@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