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科技 財經 汽車 房產 圖片 時局 股票 導購 建材 手機版

宜貸網母公司升級為金融科技集團 P2P平臺為何“癡迷”集團化?

來源:新京報 發布時間:2017-07-07 10:16:09
又一家由P2P平臺孵化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宣布集團化轉型。7月6日上午,金融科技集團眾之金服成立,此前旗下主要業務板塊為網貸信息中介平臺宜貸網。近兩年來,隨著P2P領域合規監管、競爭加劇等因素,不少平臺進入集團化轉型的軌道,在此背后有哪些考慮?

  P2P平臺為何“癡迷”集團化?

  對于由P2P平臺向金融科技集團轉變的過程,眾之金服董事長李寧透露,“剛開始是簡單的借貸撮合,到2015年發現投資者不知道怎么選擇適合的投資產品,于是嘗試推出面向投資人的智能投資工具,幫他們匹配合適的產品。”

  資料顯示,通過2016年的“開疆拓土”,目前眾之金服涉及的板塊已經包括大數據風險管理、中小銀行技術外包、聚合支付、消費金融、智能投顧等領域。根據網貸之家的最新評級,宜貸網排名22位,5月份的貸款余額為38億元。

  這一轉變的背后,“嚴監管”、“洗牌潮”是2016年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熱門標簽。去年8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對投資者保護、銀行資金存管及業務界限等方面作出規定。P2P領域開始降溫,轉型自凈、良性退出的成行業主旋律。

  實際上,在眾之金服之前,已有包括人人貸、積木盒子、愛錢進等平臺進行集團化布局,比如通過資產端、資金端業務的分離,向消費金融領域拓展,以及進行大數據等技術能力的輸出。

  集團化轉型背后,平臺有何考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P2P領域嚴監管的背景下,通過拓展更多的業務領域,一方面能夠分散經營的政策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盈利點,甚至為上市做準備。

  而在“數據為王”的時代,筆者的理解是,通過初期對用戶數據的積累,更多網貸平臺意識到投資者的多層次金融需求,以及用戶數據背后所積聚的想象空間。比如通過金融科技集團升級,資產端與資金端分離,把網貸平臺的用戶資源向理財平臺引流,進而以用戶數據為中心打造金融科技的生態閉環。

  集團化轉型能否“轉危為贏”?

  不過,集團化轉型并非是“普世”的平臺轉型大法。“我覺得90%以上的P2P平臺會倒,還會有一些轉型成功,但是不會以平臺的形式去展現。”人人貸聯合創始人楊一夫去年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比如專注在一類自己擅長的領域里開發一些優質資產,或做一些其他to B的服務。

  相比用戶量和交易規模更大、技術能力較強的平臺,對于中小平臺來說,目前更多的資金和精力需要放在合規本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透露,有的公司用在合規上的花費就達十幾億,“首先把合規、符合監管作為戰略去研究。”

  而對于中小平臺來說,并非沒有機遇。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楊濤表示,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應該是多元化的,首先要解決自身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其次想在“金融+ 科技”的發展中分享機遇,要擺脫“單打獨斗”的思維。“通過營造各方合作的土壤,是未來不斷做大蛋糕、發掘更多機會的途徑。”

  文/新京報記者 陳鵬

責任編輯:FG003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新化月報網-記錄中國、解讀天下!所有文章、評論、信息、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Copyright 2013-2017 新化月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16044039號-54
 

QQ聯絡:183 291 366     www.qygs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lianxiwangzhan5@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