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科技 財經 汽車 房產 圖片 時局 股票 導購 建材 手機版

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中 中國紡織業面臨挑戰

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7-06-19 11:07:27


 “近年來,新一輪全球紡織產業轉移呈現中低端向東南亞轉移、高端向歐美回流的特征,中國紡織產業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挑戰。”在江蘇沭陽召開的全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會暨智能制造、生態發展研討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曹庭瑞說。他判斷,目前成本敏感型、勞動密集型紡織服裝產業尋求成本洼地是必然規律。
 

  在勞動力成本普遍上漲、各地優惠政策逐漸趨同、環保要求越發嚴格的背景下,哪里是中國紡織業的成本洼地?又該如何尋找洼地?

  向智能制造要投資。在江蘇沭陽經開區友富路上,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格外醒目。“我們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通過打造紡織業智能制造的平臺,來促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幫助入駐企業朝著高效、智能、生態的方向發展。”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表示,得益于智能制造平臺的吸引力,去年1月才奠基的產業園目前已簽約8家企業,園區協議總投資超10億元。

  向智能制造要訂單。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眼中,紡織智能制造能夠推動產業的創新發展,并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在互聯互通的制造模式下協同生產,從而實現精益制造、高效制造、柔性制造、服務制造和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的意義不僅是改變制造模式,更會刺激需求,將帶來更多個性化、功能性、小批量的訂單。”

  向智能制造要效益。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工業4.0研究所所長王喜文指出,當前紡織工業面臨著市場、資源環境與成本的多重壓力,傳統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已沒有競爭力。“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讓工業制造即便在處理個性化訂單時也能有效縮短工期、降低成本與能耗,有望使強調高質量的高級定制以更低的價格走入百姓日常消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建議,智能制造應與綠色發展相結合,加快培育新動能和核心競爭力,在產業轉移中實現轉型升級。在紡織產業集群所在地的園區建設上,應將綠色生態作為準入條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也應通過智能手段實現綠色管理。

  盡管中國紡織業目前“腹背受敵”,但曹庭瑞認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產業配套條件相比東南亞部分地區來講更具綜合優勢,完全可以在產業轉移中實現產業升級,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

  “要加快形成紡織智能創新體系,研究制定紡織各行業、各領域智能制造的標準、規范和驗證平臺,在全行業推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動開展紡織智能裝備、傳感器、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同時還要以點帶面,逐步推進企業智能化步伐,構建未來紡織業發展范本。”曹庭瑞說。記者 陸婭楠

責任編輯:FG003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新化月報網-記錄中國、解讀天下!所有文章、評論、信息、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Copyright 2013-2017 新化月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16044039號-54
 

QQ聯絡:183 291 366     www.qygs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lianxiwangzhan5@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page contents